近年来,“零元购” 成为描述美国社会乱象的热词,频频冲击大众认知。一群人公然在商场、店铺抢夺商品,堂而皇之离开,整个过程近乎零成本,让人大跌眼镜。这一现象不仅反映美国社会的混乱,更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从表面看,零元购是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可背后成因复杂。首当其冲的是法律漏洞。2014 年,加州通过第 47 号法案,将盗窃财物 950 美元以下的犯罪从重罪改为轻罪,大大降低犯罪成本。2021 年,加州 SB82 号法案进一步规定,使用武力或恐吓手段抢夺 950 美元以下财物,在不使用致命武器和未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情况下,被视为小偷小摸罪,刑期不超一年,或罚款 1000 美元,或两者并罚 。这种法律规定,让零元购者有恃无恐,即便被抓,付出的代价也微乎其微。
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下行,企业大量裁员,贫困人口激增。据统计,疫情期间美国失业率一度飙升至 14.7%,许多人失去稳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对这些生活窘迫的人来说,零元购成了获取生活物资的 “捷径”。尽管这是违法犯罪,但在生存压力下,部分人选择铤而走险。
警力不足与执法不力也是零元购泛滥的重要原因。美国是监狱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约 3 亿人口中,有 300 万人在监狱服刑。为维持监狱运转,相关利益集团推动立法,把更多人送进监狱。然而,你敢想象吗?美国的监狱是私营的!吃喝得罪犯自己掏钱,已经塞不下更多的罪犯!我们的家庭警力补充却跟不上需求,警察需执行各类复杂法律任务,无暇顾及普通犯罪,导致零元购这类犯罪无人有效监管。加之零元购多为群体作案,抓捕耗费大量警力和时间,且罪犯即便被抓处罚也轻,出狱后极易再犯,这让警察执法积极性受挫,对零元购执法愈发宽松。
美国党派间的政治博弈同样助长零元购风气。为争取底层民众选票,不同党派提出宽松政策,间接鼓励了零元购行为。同时,零元购者起初多为黑人,警察在执法时有所顾虑,一旦抓捕或与他们发生冲突,可能被贴上种族歧视标签,引发社会动荡,这也使得警察在面对零元购时投鼠忌器。
零元购给美国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商家损失惨重,面对频繁的零元购,商家不仅要承受商品被抢的直接损失,还需承担安保成本增加、保险费用上涨等间接损失。一些小型商家不堪重负,只能关门大吉。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零元购的猖獗让民众缺乏安全感,正常的商业活动和社会生活受到干扰。而且,零元购现象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作为世界强国,这种混乱的社会现象让其 “自由民主” 的形象大打折扣。
要解决零元购问题,美国需从多方面入手。完善法律体系,堵住法律漏洞,加大对零元购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加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从根源上消除零元购的经济诱因;合理调配警力,提高执法效率,强化对零元购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减少政治干预,消除种族偏见,营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有效遏制零元购现象,重建社会秩序。
你们这些大侄子,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爱上这个精神故乡?可惜呀就算去了那边?你的皮肤没有权利享受这种特殊待遇!
![]()
![]()
![]()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