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春节往事(四)做新衣

                    春节往事(四)做新衣
    在儿时的记忆里,在新年来到前,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年前做新衣服了,无论你生活在民国年代、还是五十、六十、甚至七八十年代的人,过年前给孩子做新衣,也是过大年的一大靓点。
    如果把时间倒拨到五六十年前,孩提时代的我,最盼望就是过年。过年,意味着大年初一可以穿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上下一新。我相信这一倒叙的情景,也是现健在的溧阳城乡老一辈人尤其是50、60、70后最最难以忘怀的。
    溧阳人的服装和其它地方差不多,并没有十分突出的地方,民国年代穿西服、穿旗袍的男人、女子毕竟少数,穿粗布衣和不漂亮的长袍马褂也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五十年代民间服装似乎有所变化,但到了六七十年代,服饰竟然成为千遍一律。而上世纪60年代的绿色军大衣、70年代的灯芯绒长裤、80年代的喇叭裤、90年代的健美裤……但不管服饰怎么变,如今的溧阳人依然会发出“过新年穿新衣”强劲的声音。
    虽然那个年代节俭的溧阳人会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话常挂在嘴边,但到过年,作为一家之长,新春的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家中的孩子和老人穿戴打扮的焕然一新。即使家中最苦、经济最困难,全家人的新衣、新裤、新袜、新帽,新年的新行头是无论如何一定穿戴上的。
    到了上世纪大饥荒后的六十年代,我家已经是八口之家,自然,新年到来前,父母就要花钱做八套新衣。其实每到过年前,父母往往就不做了,省下钱来只给我们兄弟姐妹和奶奶各做一套。做新衣的料子母亲早在元旦前后就开始准备了。她先到当年中百一门和二门的布柜买布料,然后到码头街汪德隆斜对面的溧阳城知名服装裁剪房大师傅(房留保的父亲,他父母是当年溧阳城服装裁剪缝纫一把手),母亲找房师傅主要是为我全家过年新衣裁剪。直到全家的衣服裁剪好,以下就都是老母亲干的针线活了。
    母亲把房师傅裁剪好的衣服料子拿回家以后,下班以后回家就开始“精耕细作”了。那个年头,家里穷没有缝纫机,母亲只得全靠手工针线缝制衣服。也就是说,给我们做的新衣服全靠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做出来的。她给奶奶做的是对胸襟的罩衫,是外加在奶奶“水帮生”(音,溧阳话,即棉袄)外的衣衫,但纽扣是布的,“一公一雌”必须由母亲用边角布料裁剪好,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
    我们姊妹5个,即使“水绑身(棉衣)、水裤(棉裤)通打通(破损)”,父母也无法给我们换新的啦,只能在缝补洞口后在破水绑身、破水裤上加一件(条)外罩新衣裤就成。在我的记忆里,人家说“腊八一过就是年”,其实腊八一过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老母亲下班后的每晚在当年“美孚灯”和15瓦的昏暗的“卵泡灯”下给我们姊妹赶制或缝制过年的新衣的场景,那可是腊月里喝冷水,点点滴滴在心头永生难忘的记忆呀······!
           新年到新年到,
           穿新衣戴新帽。
           迎财神摆炉灶,
           又打鼓又吹号。
           过大年真热闹,
           祝大家新年好。

热门评论
  • wsym321 LV1 路人
    1楼
    溧阳春节前的回忆美文,写得真好,每篇都看!
    1-12 14:47 · 江苏
    回复
  • 路远山高 LV12 按察使
    2楼
    今个就买件羽绒服,元旦前500多看看没买,元旦那天打对折260买了
    1-12 15:22 · 江苏
    回复
  • xxby2954110 LV1 路人
    3楼
    美好的回忆
    1-12 15:58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8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7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7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5
  • 琴菲得意

    15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5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4
  • 如果不能一夜暴富,两夜也行,半个月我也接受

    袁记云饺

    12
  • 微笑只是一种表情,有时候却比语言更有力量。学会用微笑面对难关、化解难题,你会发现,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周末,早安!

    不要叫醒我

    12
  • 看得见的美味

    往事如烙

    12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