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螺旋藻开拓者——记溧阳籍科学家缪坚人

文/东园舍人
     螺旋藻开拓者缪坚人 当所有的梦想都在天空翱翔,当所有的力量都倾注于开拓,当心灵的视野.穿越永恒的时空,当万物生灵繁衍不息绵绵不绝,人类的文明无论是辉煌还是沧桑,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绿色生物世界。
       民以食为天。如今七十岁以上的人说起粮食,都忘不上世纪五十年代(1958- -1960)那场举国上下闹饥荒的痛楚!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讲究食品的营养,不但要吃好,并且要吃出健康!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届不惑的缪坚人研究员,正当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单细胞蛋白质资源开发的时候,国外一条神奇的信息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种被比利时和法国生物学家称为蓝菌藻(蓝藻螺旋藻)的微生物,令他激动不已。经进一步检索发现,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低等生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展现为形似蚯蚓藻丝体,但又充满绿色植物的叶绿素,能以高达18%的光能转化率进行光合作用。它那单细胞螺旋状藻丝体,能在培养液中屈曲移动和迅速生长繁殖。 科学家们考证认定,螺旋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原核生物"。到目前为止,在地球上已发现的可食生物中,还没有--种像螺旋藻这样高含量蛋白质生物。经过化学分析表明,螺旋藻不仅具有很高含量的蛋白质,以及人体需要的10种氨基酸,还包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淀粉性多糖以及叶绿素等营养成分,被科学家称之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超级营养包"。
       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到全世界掀起了螺旋藻开发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螺旋藻为"人类未来最好的食物"。从螺旋藻被发现和引进我国,直到研究开发形成巨大的产业,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路程,这其中缪坚人研究员作出开拓性的贡献。 缪坚人,1939年生于溧阳竹箦镇洙汤村,1959年毕业于省溧中,196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江西省工作。早年作为专家组英语翻译到过世界各地。回国后担任江西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和江西省科技情报局常务副局长兼江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等职。在近代微藻生物王国的探索中,缪坚人研究员就是一-位长期孜孜以求,长期从事微藻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科学家。翻开他的一大摞科研原始资料,记录着他从1983年最早从法国,印度等国家引进螺旋藻种和培养技术的邮戳得到印证。有他最早(1984年)建立我国螺旋藻工厂化培养系统的设计图;有他从1995- -2004年 十年间潜心研究发明的大规模I业化微藻光合生物反应器生产系统影视记录.. 缪坚人之所以如此重视螺旋藻的研究开发,源于其特殊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人生经历,也得益于他良好的英语水平。他的故乡虽然是富庶的苏南溧阳,但他出生那时正遭遇日寇在中国的铁蹄蹂躏,那种民不聊生的饥荒年代- -直伴随着他度过少年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 -穷二白,百废待兴,农民仍然过着粮食不足,瓜菜半年粮的日子,他亲历三年困难时期举国上下闹饥荒的令他不堪回想的痛楚。他大学毕业后曾在基层工作多年,对农民的疾苦了解得更加深入,后又参加援助非洲水稻栽培的专家组工作,深知粮食与全人类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在全国农业科学家大力研究常规农业的时候,利用在农业科学院搞情报研究的条件,选择了常规农业以外的单细胞蛋白质资源的开发研究。
     1984年6月20日,由农业部科技司根据缪坚人的材料起草的《关于螺旋藻开发研究的一-个建议》上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以《送阅件》13期分别报送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全国人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圈阅。于是,这个建议被批转全国各省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同志,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同志立即发出关于责成落实研究开发螺旋藻的重要批示。同年7月,农业部科技司特邀请缪坚赴京讨论螺旋藻在我国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同时组织江西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成立了全国协作组,列入农业部重点课题。当年下半年,缪坚人向省政府申请了10万科研经费,在省农科院率先建成我国第一座螺旋藻模拟工厂化生产大池,仅用两个月时间生产出10千克高质量的螺旋藻粉送交农业部。 为了迅速在全国推广螺旋藻养殖技术,他先后撰写了60多篇科技论文,并出版了《21世纪生命之光一-螺旋藻》,《蓝藻- -- - -螺旋藻开发利用生物技术》等著作。由他担任科学顾问,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在江西拍摄了我国第一部《螺旋藻》科教片。
     螺旋藻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医药活性化学成分,对增强人体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上多有应用。同时在军事上的意义重大,如解决边防哨卡将士的营养和长期在水下潜艇中续航的战士抗辐射问题等,还可以作为太空营养食.... .但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扩广螺旋藻大池生产难免受到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病虫害滋生等制约。 为了解决螺旋藻大规模生产中的这些问题,缪坚人责无旁贷,倾其心血,不惜化费自已的积蓄,从1994年起至2003年,化十年时间独立研制发明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大规模工业化微藻光合生物反应器系统",-种高光合效率、低成本、高产率,高质量的生产技术制式。他从设计到发明成功,真是十年磨- -剑!尽管1995年《科技日报》在头版《绿色全价食品开发领域传佳音一-高产率蓝藻螺旋藻光合反应器问世》率先报道了这一消息,缪坚人还是小心求证,不断试验改进,自已制作了20多台反应器,经过三年运行完全成功后,于2003年6月9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保护。他分别在2004年4月28日至5月2日于法国士仑召开的国际螺旋藻大会和2004年11月于浙江舟山召开的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上,展示他的"大规模工业化微藻光合生产反应器生产系统",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同行的高度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土、国际藻类学会主席,中国藻类学会名誉理事长曾呈奎老先生为缪坚人《微藻螺旋藻生物技术》一-书作序,序言中说"所注一腔心血,会在中华大地结出螺旋藻开发的丰硕之果!”2004年5月,他还被法国藻类食物工程政府协调委员会聘为"高级专员"。 缪坚人根据他多年开发螺旋藻的实践,认为螺旋藻生产是一-种最佳的资源节约型食物生产体系。首先,生产螺旋藻最简单的投入是水,可以反复利用;其次,最廉价的投入物是太阳辐射能,这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再次,螺旋藻的生产只要投入少量作为氮源的尿素或硝态氮,以及钾盐等少量的矿物质类,就可以生产出优质蛋白质的而且无任何副作用的产品。
      如今,螺旋藻的生产已在全国遍地开花,从海南的三亚到东北大庆,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从黄海之滨的山东威海到云南的程海,都已建立了螺旋藻生产基地。江苏福建和广西- -些省市自治区,已有不少个体户成功地办起了螺旋藻养殖场,年产藻粉多则数十吨,少则几吨。如果使用缪坚人发明的研制的全封闭管道式生物光合反应器系统,螺旋藻生产可以不拘地理区域,气候条件限制在全国各地进行大量生产优质产品。缪坚人先生最早在我国倡导和开辟微生物蛋白质新资源一一蓝 藻螺旋藻的开发利用生物技术的研究,最早从国外(法国印度)藻种和培养技术,最早建立螺旋藻工厂化培养系统,曾承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一--螺旋藻工厂化培养技术,主持江西省重点生物技术课题一一螺旋藻生产 与应用技术,引进并驯化螺旋藻优良藻种8个株系,并推广全国。198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螺旋藻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培养系统,1995年独立研制发明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螺旋藻大规模工厂儿生产光合反应器系统,先后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项。
     这位我国螺旋藻开拓者,奠基人已八十二岁了。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嗓音洪亮,看上去根本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这是与他常年累月吃在实验室(自已的小工厂)培养生产的螺旋藻有关。他忧心忡忡地告诉笔者,他用数十年的心血研究螺旋藻的开发利用,虽然他的研究成果早已广泛投入使用,但只是被商界当作企业行为运作,把作为高营养的食品作为保健品在商场出售。他的理想是让螺旋藻尽早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国防、航天等领域,使螺旋藻"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天下人吃出健康!
文/ 缪仁超,于2020.7.1

热门评论
  • 新年快乐000 LV13 巡抚
    1楼
    放空脑袋,静心
    7-2 11:08 · 江苏
    1 回复
  • 小西2005 LV1 路人
    2楼
    和福头写的不错
    7-2 12:03 · 江苏
    回复
  • 史正 LV11 知府
    3楼
    此文乃缪仁超先生所写,和福代为发论坛!
    7-2 13:11 · 江苏
    2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10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8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7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6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5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5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4
  • 分享了图片

    琴菲得意

    13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3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 231

    纷纭少妇

    12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