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焖 啯 啯(溧阳民间美食之二百十四)

                    焖 啯 啯
                                              (溧阳民间美食之二百十四)
对于这道溧阳民间菜,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印象非常深刻。做的最好吃的是住在孙家大院花工房里我的婆婆,其次是我1970年初下放到葫芦村上的吕家伯娘。哎哟哟,一提到城乡两位老婆婆做的“焖啯啯”,口水就不知不觉涌出来了。
“焖啯啯”是标准的溧阳话,而“啯”是汉语中的一个形声字,拼音为guō,部首为"口"部,总笔画11画。该字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已淘汰的规范汉字,主要用作象声词,既可模拟连续吞咽声,如"啯啯啯一口气将茶喝完",也可形容鸡鸣、蛙叫等动物发出的声响。
据传“焖啯啯”起源可追溯至夏朝,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明确记载了鸡蛋羹的做法,表明其在清代已成为经典菜肴。相传明朝官员魏大中被贬回乡时,其夫人用3个鸡蛋和7个桂圆煮成“桂圆烧蛋”慰藉丈夫,后演变为当地冬至夜食用3蛋7桂圆的风俗,以纪念魏大中的忠诚 。 ‌‌
其实,溧阳人出口腔说的“焖啯啯”,就是书上说的或普通话说的“焖鸡蛋”,但生长在1535平方公里上的溧阳人,由于区域大,对“焖啯啯”有着不同的叫法,但都离不开“焖”或“烧”。而叫其“啯啯(guō)”则是普遍的。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叫“焖蛋”,上了年纪的人仍旧叫其“焖啯啯”, 是当年农家招待贵客的特色菜,做法朴实,靠简单配料和精准火候凸显鲜味,以下是其具体做法:
配料准备:主料选溧阳本地农家土鸡蛋 8 只(据民国年代过来的老人说,当年溧阳城的几十家菜馆,做“焖啯啯”必须是三黄鸡的蛋,由于蛋大,只要5只)。而当年农户多取家中母鸡鲜蛋,蛋香更浓郁。辅料备精盐 7 克、本地压榨菜籽油 50 克、香葱 1 小把;若想丰富口感,还可加少量碎笋尖或虾仁,这也是民国年间溧阳丘陵山区农户常用的改良搭配。无需复杂调料,避免掩盖鸡蛋本身的鲜味。
前期处理:将土鸡蛋磕入碗中,用筷子充分搅拌,让蛋黄与蛋清完全融合,直至蛋液泛起细腻泡沫。香葱洗净后切成葱花备用;若加笋尖需提前切碎,虾仁则简单冲洗沥干,避免下锅后出水过多影响口感。
火候烧法:铁锅上炉,放入与蛋液等量的山泉水或井水,加入精盐和菜籽油,开大火将水烧开。水沸后转文火,缓缓倒入蛋液,随即用锅铲沿锅壁轻轻搅动,持续 3 - 5 分钟,防止蛋液粘锅。待蛋液初步凝固,用锅铲将蛋划成三四公分见方的块状,保持文火慢焖,让蛋块充分吸收汤汁鲜味。
出锅程序:出锅前撒上葱花,盖锅盖再焖 30 秒,让葱香融入蛋中。起锅时动作要快,避免蛋块粘锅底。传统吃法还会有小仪式,把蛋块摆成三块在下、一块在上的造型。
做好的“焖啯啯”呈软嫩颤抖的状态,入口香软粉嫩。民国时这道菜是新女婿初次登门时丈母娘必做的菜,农户家虽配料简单,但靠着土鸡蛋的本味和菜籽油的醇香,成为了当时溧阳人家喻户晓的家常硬菜,做法代代相传至今,几乎无太大变化。

热门评论
  • 水帘神 LV10 知州
    1楼
    大家多是瓜瓜,为点你的闷蝈蝈这么有特点
    11-11 20:09 · 江苏
    回复
  • 天目舟 LV11 知府
    2楼
    香!馋!
    11-11 20:11 · 江苏
    回复
  • 二两半 LV13 路人
    3楼
    要留点趟,你这跟炒鸡蛋没啥区别啊
    11-11 20:43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8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4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4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2
  • 有了哈罗共享单车后我可以逛遍整个溧阳 哈哈哈

    bornliyang

    12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0
  • #你身边的夜景#

    敏敏君

    10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9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9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9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8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