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湾这边的这边的“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它的故事你知道吗?
今天终于出太阳了,闲来无事来宝塔湾这边逛逛,看到一座“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它的故事你知道吗?
小时候听老人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天干大旱,河流见底。当时我们那里几个村的人仅靠一处深潭余水度日。高田无水栽秧,圩田取水无门,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稻禾枯死。由于这一年降雨量极少,连曾经碧波荡漾的长荡湖也只剩一线水沟。
为了活命,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背井离乡逃荒到无锡、上海、南京等地,沿途乞讨途中倒地毙命者时有发生。
面对灾情,当时旅居上海的乡贤狄平之、史量才等联合上海、南京等地商号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赈灾行动,溧阳老字号振昌、復源油坊、汪德龙、同泰昌等商号当时每天在码头街煮几大锅白粥接济饥民。当时的“申报”负责人史量才安排全程跟踪报道灾情,并派遣记者前往溧阳进行实地采访,记录灾情的真实情况。为纪念此次赈灾活动,于1935年建这座“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让后人铭记那次百年难遇的灾情和当时社会各界的赈灾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