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溧阳高新区空地,为何一个月要割两次草?

近日,路过溧阳高新区管委会西北侧、南河壹品北面那块空地的居民可能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地,在9月11日和10月3日接连被修剪,变成一片“光秃秃”的景象。不少市民心生疑问:这么频繁的除草,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片空地上杂草丛生、绿意盎然,原本也是一道自然的风景。但短短一个月内,同一块地被清理了两次。有热心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此事,得到的回复是“正常养护”。可问题是,为什么“正常养护”非要把草割得干干净净? 在财政资金并不宽裕的当下,这样的频率是否真的必要?
一、频繁割草,是养护还是浪费?
从生态角度看,适度的杂草其实有利于保持水土、为小生物提供栖息地,甚至能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过度修剪反而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壤裸露、扬尘增多。而从经济角度看,一个月两次的修剪频率,意味着人力、设备、运输等成本翻倍。在当前提倡“过紧日子”的背景下,这样的支出是否经过科学评估?
二、“一刀切”的管理思维该改改了
或许相关部门是出于“整洁美观”或“防火防汛”的考虑,但管理方式是否可以更灵活?比如,分区域轮换修剪、保留部分自然植被,或选择低维护成本的乡土植物进行绿化。既节省开支,又保护生态,还能满足市民对“自然美”的期待。
三、市民要的不是“光秃秃”,而是“合理化”
我们理解公共环境需要维护,但维护不等于“除之而后快”。很多市民更希望看到的是:资金用在刀刃上,管理更加精细化,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与其让绿地反复“剃头”,不如让它适度野化,甚至改造成市民休闲的小公园或生态绿地,发挥更大价值。
呼吁相关部门:
1. 公开修剪标准和预算,让市民了解频率和资金的合理性;  
2. 引入科学养护方案,结合生态需求与市民意见,制定更可持续的管理计划;  
3. 接受公众监督,对绿化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城市的美丽不该是“千篇一律的整齐”,而应是“充满生机的多样”。希望这块空地不再陷入“长了割、割了长”的循环,而是成为溧阳绿色治理的一个新起点。

热门评论
  • 阿胖胖哥 LV9 通判
    1楼
    不说频次,光看人工费这块。
    如果这块是公共绿地,不算在绿化保养单位承包范围,就要额外收费施工。
    这么大面积,人工要5个,一个人工一天200,一天就要1000,这么大面积,起码要2-3天施工量,一次修剪成本就要2000-3000。
    人如果是绿化算在承包范围内,这块就是日常修剪,这个绿化维保单位每月搞搞一次,那真是很认真负责。
    10-3 10:48 · 江苏
    3 回复
  • 艾伟 LV5 路人
    2楼
    国庆期间没有事情,为国担忧。
    10-3 11:02 · 江苏
    回复
  • hzq LV12 按察使
    3楼
    有没有可能割了养根,防止天冷冻死。毕竟现在天气也不冷几天就起来了。
    10-3 11:15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10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幸福有时候不说话,平淡中发着芽

    哲轩

    15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5
  • 分享了图片

    weifang317

    14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4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3
  • 打卡

    a1234567890

    13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3
  • 大海我来了

    吖吖吖

    12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1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