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系列之二十)   竹 台 只

                                              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系列之二十)   
                                    
                             竹 台 只
    民国年代,溧阳许多人家吃饭都用竹桌,用溧阳话来说,叫“竹台只”。当年,在古典家具的百花园中,竹制家具以其独有的清雅与坚韧,成为中式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是江南水乡烟火气的具象载体,多由当地盛产的毛竹手工打造,藏着寻常人家的生活温度。
    在我的记忆里,当年溧阳人吃饭的“竹台只”有两种,一种“竹台只”从台面、台帮、台脚全是竹子的,一种是其他都是竹子,台面却是木板。这种“竹台只”直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有些溧阳人的家中还在使用着。
    溧阳人的“竹台只”一般多在七八十厘米见方,边缘保留着竹材天然的弧度,摸上去有经年摩挲的温润触感。据当年的老竹匠说,做“竹台只”的竹材要经盐水浸泡、炭火烘烤的古法处理,这样能防虫蛀、防开裂。不少传世“竹台只”仍能看出清晰的竹纤维纹理,像被时光晕染的浅褐色年轮,有的可用百年。
    在民国年代,“竹台只”做得非常精美,那时溧阳人家,大多是一大家子围坐这“竹台只”吃饭。清晨的稀粥、腌菜在竹桌上冒着热气,傍晚的鱼虾、时蔬摆开来,竹桌承载的不仅是食物,还有长辈吃饭时的叮嘱、孩童嬉闹的笑声。逢年过节,一般家妇会在桌面铺块蓝布方巾,竹桌便多了几分雅致;农忙时节,男人们甚至会捧着粗瓷碗,站在竹桌旁扒拉饭菜,吃完便匆匆下田。
    依稀记得那时溧阳人家的“竹台只”一般尺寸为80*80*75CM,小巧精致却不失大气。通体以竹为材,不仅体现了苏作家具一贯的精致工艺,更赋予了桌子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雅。古人云:“世人爱花,唯君子爱竹。”竹之清逸,恰似君子之交,淡如水却历久弥新。
    我对“竹台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同事家吃饭,至今难以忘怀。大约七十年代末,由于在单位从事工会专职,熟悉的人头多,春节期间总得跑几家,以了却大家的心愿。那天我带了行政和车间的几位骨干应邀来到了G主任家,大家坐下谈了片刻,G带我们来到隔壁吃饭的房间,只见一张“竹台只”放在中间,与众不同的这是一张做工非常精巧,且台面是木板的,这时“竹台只”上面“空空如也”,待我们“齐嚓嚓”八个人坐下后,G主任麻利地拉开“竹台只”台面下的竹柜门,端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冷盆和菜肴,哟呵呵,老母鸡瞬间变成了鸭,原来“竹台只”下面是个碗橱。尽管那个年代许多人家也有这种吃饭台子,但毕竟是难得一见,感觉非常稀奇。
    溧阳民国年间吃饭的“竹台只”,是江南水乡烟火气的具象载体,从工艺角度来看,此家具以其精细的工艺与严谨的结构著称。此竹桌虽未过多雕饰,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溧阳民间圆竹匠的匠心独运。其扎实稳当的结构,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份传承,一份对中式美学的坚守与传承。期待我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纹理细腻,色泽温润、经久耐用、美轮美奂的“竹台只”。

热门评论
  • 绿树掩窗斋主人 LV1 路人
    1楼
    这种大型家具,完全用竹子营造,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0-1 21:13 · 江苏
    回复
  • 溧阳、老张 LV10 知州
    2楼
    看到这张竹台只,我就想起了我们下放时发到的那张竹台只,还比文中的竹台只多一个功能:台板下还有一个碗柜。说实在话倒也很实惠。
    10-1 21:23 · 江苏
    回复
  • 天目深瞳 LV16 皇贵妃
    3楼
    这种竹台子没见过,在木材奇缺的年代,这也是可能的。
    10-2 09:17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7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9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5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5
  • 分享了图片

    真兴

    14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4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4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3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3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2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2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