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小学推行“禁止学生把不用的书放课桌里,每天要背回家”的规定,本意或许是给课桌“减负”,营造更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然而,这一举措真的达成预期效果了吗?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更像是打着“减负”旗号,实则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
课桌真的“减负”了吗?
学校认为,课桌里堆满不用的书,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学生上课找书时一团糟,甚至出现书本受潮、损坏等问题。禁止学生将不用的书放在课桌里,让课桌回归单纯的课堂学习用途,看似让课桌“减负”了。
但实际上,课桌原本的设计就具备一定的储物功能,学生将暂时不用的书放在课桌里,是一种方便取用的自我管理方式。现在强制清零,只是把书从课桌转移到了书包里,课桌的表面整洁了,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物品管理的问题。而且,课桌依然要承载学生当堂课所需的各种学习用品,其使用功能并未得到真正的优化,所谓的“减负”不过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长期背负如此沉重的书包,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身体危害极大。可能会导致脊柱侧弯、驼背等脊柱问题,影响身体的正常形态和健康。同时,过重的书包还会增加肩部、颈部的压力,造成肌肉疲劳和损伤,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永平小学的“课桌清零”规定,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与预期相悖的结果。它不仅没有真正实现课桌的减负,反而给学生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同时也给家长增加了额外的麻烦。学校应该重新审视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