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系列之八)——溧 阳 秧 篮

        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系列之八)
                                  溧 阳 秧 篮
    本专题系列帖写到“系列之八”之际,有网友与我联系,说《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这个系列帖很好,但一些竹制品别的省份和地区也有,如稻箩、筲箕、竹床、长夹篮、菜篮等等,不必在这些竹制品名称前加“溧阳”两字。在此,本人非常感谢一些热心网民的友情提示和亲和建议。在这个专题的撰写中,我为何要把溧阳放在竹制品名称的前面,是有原因的,因为所写的该竹制品与外地、外省的制作结构和造型不同,所以在名称前加了溧阳。如今天写到的“秧篮”,和前面写到的“稻箩、筲箕、竹床、长夹篮、菜篮”等竹制品,与外地的结构、造型都有所不同,故称之为“溧阳秧篮”。
    今天说的秧篮,它是千年以来农村的传统农具,主要用于挑运秧苗,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农耕文化。秧篮最初是为适应水稻种植需求而设计,春秋时期江南地区已开始使用竹编秧篮,用于秋季拔秧时挑运秧苗,其轻便耐用,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
    从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种植技术成熟、普遍推行移栽法开始,这类辅助挑运秧苗的工具就应运而生了。古人在《耕织图》里画过类似场景:农人挑着满满两篮秧苗,踏过田埂,准备插秧,那篮子的形制,和现在江南农村留存的老秧篮几乎一脉相承。
    这小小的秧篮,藏着农耕文明的智慧——竹材就地取材,编织工艺精巧,既考虑了承重,又兼顾了在泥泞田地里的实用性。千年来,它跟着稻作文化走遍南方水乡,成了农民与土地打交道的“亲密伙伴”,也见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节奏。现在机械化插秧普及了,老秧篮渐渐少见,但在一些保留传统耕作的地方,还能看到它的身影,像个沉默的老者,守着水稻种植的老故事。
    “溧阳秧篮”的制作与其它地方秧篮的制作是不同的,最起码在秧篮的构造、编织、造型上是大相径庭的。溧阳是江南水乡,水稻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而秧篮作为插秧时运送秧苗的关键农具,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化记忆。溧阳秧篮,不仅是农耕文化的延续,更是触摸那段悠悠岁月的见证。下面是我记录到的一段江南秧篮制作的一段文字:
    制作秧篮主要选用竹子,这种竹子质地坚韧、柔韧性好,能保证秧篮的耐用性。准备刀具,用于砍竹、削竹;锯子,精确截取竹子长度;蔑刀,将竹子劈成竹片、竹篾;组装固定部件;以及砂纸,用于打磨光滑。秧篮的篮底:先把竹子截成合适长度的竹筒。用锯子将竹筒按所需篮底大小,锯出圆形竹片作为篮底基础。再用蔑刀将竹子劈成宽度均匀的竹条,一般宽度在 0.5 - 1 厘米。取若干竹条,呈十字交叉状排列在圆形竹片上形成篮底的初步框架。随后,围绕框架,一圈圈紧密编织竹条,过程中用锤子轻敲,使竹条排列紧实,直至篮底达到所需大小和强度。编织篮身:篮底完成后,开始编织篮身。把竹条均匀地围绕篮底边缘竖起,相邻竹条间距一致,用湿毛巾擦拭竹条,让其保持湿润,增加柔韧性,便于编织。从底部开始,用一根较长竹篾围绕竖起的竹条,采用“一上一下” 的编织方法,一圈圈向上编织。每编织一圈,都用锤子轻敲,确保紧密牢固。编织过程中,若竹篾长度不够,需插入新竹篾,插入时将新竹篾一端削尖,插入已编好的竹篾缝隙中,再继续编织。随着编织层数增加,篮身逐渐成型,达到所需高度后,将多余竹条修剪整齐。安装提手:提手要选用粗壮、韧性好的竹条。根据篮身大小,截取合适长度竹条,两端削尖。在篮身两侧对应位置钻孔,孔的大小要与竹条粗细适配。将竹条两端分别插入两侧孔中,插入后用钉子或铁丝在内部固定,确保提手牢固。为让提手握感舒适,可用砂纸将提手表面打磨光滑,也可在提手上缠绕布条或塑料绳。修整装饰:整个秧篮制作完成后,用砂纸仔细打磨篮身内外,去除毛刺和不平整处,使表面光滑。若追求美观,可在篮身表面绘制简单图案,如稻穗、云朵等,或是刷上清漆,既能防潮防腐,又能增添光泽。
    其实,听民国年代过来的老人说,秧篮制作很简单,尤其是溧阳地区的秧篮制作,只要解决好秧篮的篮子和竹篮夹,就基本完成了。而秧篮的篮子就相当于竹畚箕,秧篮夹就是连接竹畚箕的竹竿(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提手),它由竹畚箕后帮的中央上边筐把竹竿对折不到一米处转弯,再把打弯处竹竿分别向下伸向畚箕口左右两角加工套牢,其美丽而造型漂亮的秧篮就完成了。当年溧阳地区一般的竹匠和公社农具厂都会制作秧篮。
    当年,就全国的秧篮来说,溧阳的秧篮不管是质量还是工艺,不管是实用还是造型,溧阳的秧篮应该是最漂亮、最实用。其不但用于挑秧,大规模的如用于建筑工地挑砖、挑建筑物、水利工地挑河泥,平时生活生产中的挑运器物都离不开它。据说有的地方还把“秧篮”作为农民丰收节活动中常展示的传统农具,把秧篮作为农耕符号参与文化展示。
‌   因此,秧篮兼具实用与文化功能,是婚俗、农耕及竹编技艺的重要载体。其实,制作秧篮是传统农耕技艺的传承,更是与先辈们的一次对话。如今,虽机械化种植逐渐普及,但秧篮承载的农耕智慧与情感,永远不会褪色。
    苦于找不到溧阳秧篮(相信现在溧阳农家老屋里还有),我只得根据过去脑海里的印象以及当年下放在埭头葫芦村的记忆,徒手画了一个“溧阳秧篮”的草图,与大家共享。在此,由衷感谢溧阳论坛知名大咖“路路通”,有了路先生的友情提示才有了今天的“溧阳秧篮”的一篇小文。

热门评论
  • 溧城某甲 LV12 按察使
    1楼
    秧篮是当年农民重要的生产工具,很紧缺,要计划供应。
    9-1 16:19 · 江苏
    2 回复
  • 东园舍人 LV16 王爷
    2楼
    秧篮是农民家家必备的农具,无论是挑猪囤,挑秧苗都离不开它!有时到河埂边割茅草也挑着秧蓝去!
    9-1 16:39 · 江苏
    3 回复
  • 大烟灰缸 LV8 路人
    3楼
    这个手动拍打脱粒工具----连挂
    不知道你们那叫什么

    9-1 16:51 · 江苏
    2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36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3
  • 打卡

    a1234567890

    12
  • 分享了图片

    真兴

    12
  • 运动第四十二天,几百个已经满足不了我的卡路里了,现在要一千几喽!

    梦化蝶

    11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1
  •   不要总说着以后,不要总拖到明天,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阴都不应该被虚度。与其纠结于无法掌握的过去和未来,不如认真把握当下。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1
  • 后续来了 前天我站在店门口看到这个大爷又从这里经过 昨天早上他把雨伞沥水架送到我们店门口了

    溧阳皇派门窗店

    11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1
  • 分享了图片

    真兴

    10
  • 分享了图片

    为人

    1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