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之九:留声机——唱盘悠悠咏芳华(上)

    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之九:留声机——唱盘悠悠咏芳华
    穿越时空,洗尽铅华——经过我的擦拭和清洁,她好似浴火重生,又亭亭玉立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八十年前,她摆在城市富贵之家的厅堂,是一架时髦的奢侈品——夺人眼球;八十年后,她遗弃在乡间小屋的角落,蛛网尘灰——无人问津。

    四十年前,她在我手里曾是一件高级新奇的玩具;四十年后,她在我眼里则是一台稀罕厚重的文物。
    她见证了一段显赫无限、风雨飘摇、兵荒马乱、颠沛飘零、流落乡间的历史。
    她曾亲历抗战的风云、民国的纷争;她曾目睹国共的争雄,解放的曙光。她曾逃离了战祸,幸运地躲开了破四旧、红卫兵的劫难。但最终,却没能逃脱一个少年猎奇眼睛的窥探和懵懂无知双手拆卸的命运。
    过眼皆烟云,唯有此物存。
    八十年只一瞬间,时光的灰尘覆满了她的周身内外。历经无数的变幻和多次的辗转,现在,她就近在尺呎,静静地立在墙边一角。我触手扶摸,久久凝视。虽然,她再也发不出声音了,但我好似听到她又发出了质朴、清雅又哀婉的旋律。
    知音难遇,在我忙碌着打理她的过程中,她好象正向我无声地诉说着那久远的尘封往事,也明白无误地向世人表明:咱也曾风光无限过!
我和留声机的故事
    “细鬼丁喽!家来!”突然,听得母亲严厉的声音老远的就从背后传来,我嚇了一跳。此时,我正和小伙伴们在生产队仓库房前的场园地上攒豆腐干,玩得正在兴头上。
    周末下午,还不到吃晚饭的时间,为什么母亲这么早叫我回家?还这么怒气冲冲的?
    “你咯细鬼丁喽!”母亲快步走到我跟前,又怒斥了一句。
     我还没反应过来,早被母亲一把耳朵揪着,象拎兔子一般,被押回了家。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母亲把一包用红布头包着的轴承、齿轮等铜、铁疙瘩重重地摔在我面前的桌子上,厉声的说,“你个多手多脚的!把从你公公家带来的、值铜钱的留声机拆坏了哇!”
    母亲一边大声训斥,一边扬起手作势要打我。
    我一看“赃物”,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我们家中有一个最值钱、最宝贵的东西,而且是一乡下人从未见过的奇物。此物的机器只要用摇手摇上几下,放上去一圆形橡胶塑料片,她就会自动发声唱歌。后来,我才知道这玩意儿就叫“留声机”。当时,不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父母亲很是珍爱,而且,保管很严:平时都藏在阁楼上盖好,从不轻易示人的。记得借出去过一回,是借给村上富裕人家,其女主人还是母亲原娘家村上人,又是父母亲的媒人。
    1978年,是历史剧变的一年、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那年秋天,我家的留声机在我们乡下小村的历史上也留下了她惊艳的身影。
    那天,听说我家的留声机要外借,村上人个个兴奋异常。早听说我家有这奇物,怎奈,藏在家中多年了,母亲却异常珍惜,故此,很少有外人看到过。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且越传越炫,此货早名声在外了。因此,在其他人看来,此物愈加神祕。
    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芳容”了。村上人听说“方伢”家要借留声机到他家里听,男女老少们中饭饭碗一丢,就开始纷纷聚集在我家,以至里三层外三层的,家中早己人满为患。还没等开搬,门外也己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了。
    因为,母亲手段较大、交际较广、人缘较好,再加上父亲是1955年的老党员,又是生产队的会计,所以,平日晌我家经常也是“高朋满座”的。但今日这么热闹却是头一遭。
    人头窜动、翘首企盼、纷纷攘攘、叽叽喳喳……好一派热闹场景,却似盛会来临。
    时间到了,村上自告奋勇的四个壮年男人,在我家楼上和楼下分成了两批,每批各二人,开始吊运留声机。在我父亲的指挥下,众人终于小心翼翼地把宝贝疙瘩放到了地面上。最后,两个男人合力将她抬出了屋外。
    此时,人声愈加鼎沸,个个伸长脖子想一睹尊容。怎奈,此时,没有一个人能看清传说中的留声机到底长得咋样。
    因为,母亲为慎重起见,早在昨天晚上便和父亲两人把留声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用破棉被、棉布包裹的严严实实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全遮面”。
    此时,看客们更是欲摆不能,辛辛苦苦等了半晌,还没看到真容。胃口早被吊起了,于是,人群更加噪杂。
    父亲和另一男人慢慢地一路把留声机抬到了目的地,我和小伙伴们也像追星一样,围着她来回的东跑西窜。母亲则在边上千叮咛、万嘱咐。
    由于人太多,为满足大家的欲望,母亲和姑婆婆(方伢家女主人,在淦东娘家村,她比我母亲高一辈份)商量好了,东西就暂时放在他们家门前空场园上。于有,母亲象对待婴儿一般,小心拆开了包装。人群中又一陈燥动,留声机终于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

       此宝物古色古香,看似一高档木质柜式家具(所以,又称立式留声机),高约80公分,长宽大概各50公分,重约90斤。上部分却似一四角的宫帽,顶部一平台,四边流线形似宫殿屋檐,向四周挑突而出;中部两扇小门,小门甚是精巧好看:门的上部边缘不是

注:下方的门和隔隔板都年久脱落了。

平直的,而是呈流线的横S形,门框亦如此。而且,小门的外三边有边框突出,小门上有铜钮把手;下部的门较大,打开门有四层横隔,每个隔板靠门一侧边缘的中间向内凹陷呈月牙形,一字排开,一路到底,亦甚有特色。而且,箱体正面两边上两个支撑的柱子边缘都向外突出,突起部分从箱体顶部到底部约有70公分,而向外突起最大处约有10公分,整个突起均呈流线的长S形,甚是漂亮。宛若女子的上衣腰间翘起的一溜立体花边,给留声机更增添了几分妩媚。

    再看留声机背面的面板,一整幅50cm*75cm的红褐色的山形图凸显在眼前,“山形图”图案美丽、粗犷又温润。原来,留声机箱体是用身价不菲的、从美国进口的宾州红橡木做成,红橡木天然具有鲜明的山形木纹,纹理清晰细腻,用她做箱体结构牢固,质地坚实,音响效果好。用手触摸箱体表面,光滑细腻。

    宝物箱体颜色通体是贵族气息极浓的宫黄红色,其包浆散发出金黄的光泽,高雅而深沉、唯美又大气,好似晚霞余晖,流光异彩。
    她展现在人们面前,却似一苗龄贵族少女,雍容华贵而又亭亭玉立,周身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乡下人那见过这等奇巧之物,都啧啧称赞。
    本来要两个男人抬的东西,只见母亲把立在地上的留声机用手轻轻一推,她竟然灵活地移动了方向!原来,宝贝下面的四个脚上都有滑轮,滑轮上部均用青铜包裹着木柱脚。
    众人正在惊叹,母亲又掏出一把精巧的钥匙,塞进小门正上方的锁孔内,只听吧嗒一声,然后,母亲两手一掀,竟把宫帽样的盖子掀开了。盖子有一铁片柱支撑,整个宫帽样盖子此时呈45度角倾斜着,象一张张开着的狮子大嘴。

    再细看,宫帽的后内侧板中央,有一红公鸡的商标图案,紧靠图案上方从右向左用隶书写了四个字精美的汉字:“百代公司”。

    现在,我才知道,法国百代留声机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知名的品牌。法国百代公司也是最早在中国设厂生产销售唱片的两家公司之一。而后,又在中国设厂生产销售留声机。在民国时期,唱片行业和留声机龙头地位非“百代”莫属,其著名的红色“雄鸡”商标享誉中国。

    “百代” 是民国留声机时代的代表,被称为“中国近代音乐的摇篮”。
    “当代名歌全归百代,影坛俊尽是一家”。由“小叫天”到黎明晖,由《夜来香》到《我们要与时间赛跑》,“百代”用唱片刻录了中国百年。
       因此,在旧中国那个年代,百代唱机可是留声机中的“宝马”。而且,一开始与其他的留声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百代留声机的唱针采用的是钻针,而不是传统的钢针唱针。况且,此留声机还是立式的,比箱式的和台式的又贵重了好些。
    真是的,当年有眼不识泰山,家中被我当作“玩具”的东西,竟然相当于一辆宝马牌超级跑车啊!
    在民国时代,能欣赏这些高雅艺术的大多数是有财富、有地位的人,能拥有这样一台留声机象征着一个人的品位与身价。
       半个世纪前,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拥有如此的奢侈品啊?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聆听得到她发出的声音呢?
    接着,父亲便出场了。待母亲准备工作做好后,父亲带上一个布书包,缓缓靠近了留声机。
    此时,万众注目,大家一直目不转晴地紧盯着母亲、父亲的一举一动。
    只见父亲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直径约30公分的圆形橡胶塑料盘(后来,我才知道这叫黑胶胶片唱片。一开始,家里有三十多张完整的唱片。但到这时,家里总共只有两张边缘都有破损的稍完整的唱片,其它的都是一些或大或小的碎片了),轻轻地放在宫帽下面的一圆形铁盘(唱盘)上。然后,拔了一下铁盘边上的一个铁机关(这是制动刹车),接着又打开宫帽样盖子下方的两扇小门,小门内又露出数排横隔片。父亲用手调节了其中一个隔片,其他隔片竟然能跟着同步倾斜移动!(后来才知道这是音响仓,声音就从这里发出,隔片可调节声音的方向,和现在空调的出风口一样。我现在也不由的赞叹,这是一件多么精巧的机器啊!)
    接下来,父亲又从包里拿出一铁质有木柄的摇手,塞进机器侧面面板上部的圆孔内,对好了拧旋了几下。最后,父亲弯腰轻缓地摇了数十下。

    停下后,父亲直起身,朝四周望了望,对大声说:“大家静静,我要放留声机声音了”!
    大家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有的在大声议论。一听留声机要出声音了,大家都摒住了气息,现场鸦雀无声。
    只见父亲把刹车开关一开,黑色塑料圆盘慢慢地转了起来。

    然后,父亲把留声机圆形铁盘里侧、两节可活动的折叠着的白铜管(这叫唱臂)上面一节管子向外掰了一下。这样,两节管子放平后呈漂亮的S形。

    这时,可以看到S形管子的最前端有一似小碗形的铁东西(这叫唱头),其头上带一小钢尖针。接着,父亲把S形铜管又顺时针旋转了一下,最后,把钢尖针轻轻地放在橡胶塑料盘的边缘。
    “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紧跟着,李香兰的《夜来香》便从机器里飘了出来……
    那声音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
    现在回想起来,这声音不比现代音响象压扁了似的那样生涩 (现代音响也有致命的缺陷。因为,CD唱片等原理是计算机二进制数字式0、1的方式记录声音,属于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声音,音乐略显冷峻;而黑胶采用机械装置纯物理传播方式,属于模拟物理发声。所以,黑胶还原原声的效果更好:发出的音色温暖丰满,质感浓郁,更有剧场效果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
    那悠扬的声音好似娟娟泉水般清澈琉璃,慢慢流淌,沁人心扉,洗涤着人的心灵。
    那空旷的的声音又如百雀羚鸟般婉转清脆,百折千回,胜似天籁,让人回味无穷。
    那声音一如少女的肌肤,那样的顺滑温润,饱满而又富有弹性,让人欲罢不能。
    那声音又恰似百年的茅台陈酿,那样的绵醇悠长,柔和而又空杯留香,使人陶醉。
       徜徉于音乐中的悠闲,恍惚间,时光似乎随着胶片的转动,又回到了那个属于百代的黄金时代,属于黑胶唱片的花样年华:
    “那南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细唱,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
       只有那夜来香,
       吐露着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
    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
    拥抱着夜来香,
    闻着夜来香。……”
    那发出的声音是那样的动听、悦耳,那样的令人惊叹,那样的令人震撼!
    这种与众不同的清新声音,让村上的人们惦记并谈论了好久(也正因为这一件事,我在小伙伴中的身份无形中也提升了不少)。
    后来我才知道,这声音可用一成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就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不过,现在,此刻,绕梁的却是母亲的喝斥声:“你革讨债鬼!下次还会把家里的东西瞎拆伐!?”
    这时,我已想起三、四个月前,那留声机经历华丽的出场后,又被父母请回了阁楼。于是,那间阁楼就成为了我临时专用的探究室——那部全村人羡慕的留声机便成了我玩过的最高档、最昂贵的一个玩具。
    十一岁,正是好动、充满冒险意识、又无知无畏的年龄。
    自从我家的留声机成为明星后,就像猎豹发现羚羊一样,我的小眼睛就兴奋的便盯上了她。经常的,趁父母亲不在家,在阁楼上,我学着父亲的样儿,转动着机器,放着唱片。后来,放放唱片不过瘾了,便开始研究起她的机械系统来。
    那一阶段,只要一放学,匆匆完成割羊草的任务,我便一头钻上阁楼,潜心“研究”起家中留声机机芯的结构、她是怎样转动、又如何发声的。然后,把机芯大卸八块,把机芯上的各种齿轮、轴,还有唱头、飞球,甚至发条盒里的发条都给拆卸了下来。

    最后的研究成果便是母亲刚才手里的那一大包碎铜铁疙瘩零部件。而且,有好几个带齿轮的轴承是我用铁凿加榔头给生生凿断弄下来的。

   注:上方的那个是原配。下方的这个是我后来收藏的同型号,不是原配。
    从那时起,风光无限的留声机就此岑寂了下来。演完了一生最后一次高潮的第二年,她便黯然谢幕了。
    她好似急流勇退,又好像是灿烂的鲜花,盛开后,终归泥土。
    从此,她再也没有像明星那般,如此雍容华贵的出场过;她再也没能转动过她的发条、她的齿轮、她的主轴、她的唱盘;她再也没能发出那天籁般的声音……
    一部人间经典,从此隐灭在一双蛮狠无知、顽劣无情的手上!
    难怪母亲这么生气,我偷偷把母亲相当于陪嫁的稀罕物留声机的机芯给拆毁了!
    看母亲一脸愤恨和痛惜的神情,此刻,我意识到自己真的闯祸了。而且,后果很大、很严重。
    因为,我是家里五个姊妹中的老幺,所以,我自小就最受父母的痛爱。父亲性格温和,从没有对我说过一句重话、动过一根指头。由于脾气燥,有魄力,所以,母亲是村上自称“老亲娘”的三个女人之首。她又肯苦耐劳、善于谋划,因此,家里一直是母亲当家。而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母亲就从末对我这样凶过。而且,这是我今生唯一的一次。
    我早呆立在那儿,等着挨骂甚至挨打。看着我惊恐的神情,母亲高高举着的手缓缓的放了下来,同时,神情也松了下来。“唉!”母亲轻叹了一口气。
    “这个宝贝还是旧社会里富贵人家该(溧阳话,拥有的意思)的呢,金贵着呢!以后,做事情要跟大人说一下。”母亲说完,便小心收拾好桌上的零件,并又细心的包起来,收藏好后,便就转身又去做其他家务活了。我则赶紧溜出屋外,又找小伙们伴去疯玩了。
    从此,我再也没挨过母亲的骂。
    从此,母亲再也没提起过我拆坏留声机的事。
    从此,我再也没有听母亲提到过任何有关留声机那神秘曲折的来历——直到,四十年后的现在。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
    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
    夜来香,
    夜来香!”
    这声声优雅而又深情的《夜来香》曲调,依稀就是这台留声机为自己咏唱的最后的挽歌![size=font-size: 15pt,15pt]

热门评论
  • 老电影人 LV15 宰相
    1楼
    可惜了
    11-4 22:07 · 江苏
    回复
  • ganz LV11 知府
    2楼
    败家子,这么好的东西被你糟蹋了
    11-4 22:20 · 江苏
    回复
  • 一川风月 LV1 路人 楼主
    3楼

    引用第2楼ganz于2022-11-04 22:20发表的  : 败家子,这么好的东西被你糟蹋了

    呵呵。无知者无畏。这不后来又重配了一个完好的同型号的。待我把已经松散的箱体修好后,机芯装上去放一段唱片大家欣赏欣赏。
    11-4 22:45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16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9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6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5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5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5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4
  • 分享了图片

    天目舟

    13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3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2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