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溧阳名优特产专题帖之十五: 瓦屋山下黄桃女

                         瓦屋山下黄桃女
                 ——记溧阳市轩浩农业生态园总经理周秀文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是一千多年前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的五言古诗,流传甚广,脍灸人口。瓦屋山,地处溧阳、句容两市的交界处,又与金坛 、溧水相连,其北通道教圣地茅山,南临绿色仙境天目湖,是104国道与宁杭高速公路之要冲。登上山顶,溧阳北山区风光一览无遗。这里群山起伏,山峰奇特,云雾缥缈;山上奇花异草遍地,山涧清冽泉水潺潺;山下一马平川,水库池塘如镜。看竹波阵阵,闻松涛声声,置身其中,恍入仙境。瓦屋山挟江南山色之秀,包融群山之灵气,古代即成为旅游胜地,李白、汤显祖等历代名家都曾在此留下了美丽诗篇。
    在这四月春光明媚、姹紫嫣红的季节,与李太白当年三次到溧阳不同的是,这是我第三次到瓦屋山。上两次纯属前来游玩,观风光、赏美景、游天王殿、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钟楼等,大有老式单反不拍满不下山之感。而这次来,就不上山了,我们一行的车子在半山腰的三叉路口向左拐,不到半支烟的功夫,就来到了瓦屋山的南山坡!
    入园首先显入我们眼帘的是块大广告牌,大广告牌右下角的大黄桃图案非常鲜艳夺目,几乎和溧阳市轩浩生态园占据了整个版面。也许眼下这个单位、这个名称对大多数溧阳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位于瓦屋山休闲旅游区,瓦屋山南侧,果园创办于2005年初,面积263亩,种殖各种特色果树,如锦绣黄桃、黑炭杨梅、圆黄梨、黄金梨、苏翠一号、蓝莓、白玉枇杷、冬枣等等,形成了四季时令特色鲜果采摘、向市场提供不间断的生产、销售、质量保障格局。瓦屋山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给这家默默无闻的生态果园提供了无比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里的水果香、甜、嫩、脆、口感好、水份足,吸引了大批本地和外地的新老客户,一到各种水果的采摘季节,在瓦屋山下这片绿色美丽的果园总会热闹非凡,旅游的、采摘的、提货的、送货的,其车子会从果园一直排到很远处。
    我这次上瓦屋山,不是来采摘的,因为现在不是采摘的季节,我也不是来为果园出谋划策的,因为我不懂果树的栽培,但我知道了这个绿色生态果园取得的成绩后,倒真想见见这个果园的的主人。在此之前,我仅仅知道主人是种黄桃的,在我的想象里,溧阳市轩浩生态果园的老总一定是位懂果艺、会经营、有魄力、善管理的一位汉子,因为这几年,我已经现场采访了上百位溧阳籍的男子汉,他们有战争年代的英雄,有和平时期的创业先锋,更有进“怀仁堂”的劳模!但那天在瓦屋山下这片巨大的果园总部,我见到了迈着铿锵玫瑰脚步而来的周秀文女士。梦幻般醒过来的我,接过周秀文老总递过来的名片,顿时惊呆了。我下意识地问:你是老总?当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我才敢用眼睛的余光扫射了眼前这位女老总:一米六一,肌肤白皙、一头短发、身材匀称,双眸分明闪烁出创业者固有的坚毅目光!
    她,周秀文,一九六六年阴历三月初一出生在溧阳有名的“笔头之乡”歌岐。在她很小的时候端着小水罐跟在村上的大男孩在河边用“地罾”捉鱼时,村上的老爷爷就对她说:丫头,你爷爷当年是我们村上的秀才,你长得很像你爷爷!但这位长得眉清目秀周家女的前半生并不是仪先生笔下写的《我的前半生》那样的高大上、以及有着引人注目的情节和故事,她和千千万万的农村小女子一样,朦朦胧胧、跌跌撞撞伴着生活的不易和艰辛来到了21世纪。当2010的钟声敲响之际,已经45岁的她,终于摆脱了一切生活的纠缠,毅然决然一个人来到了当年李太白笔下的瓦屋山下。
    我和周秀文老总面对面的谈话,几乎在单刀直入中开始的。“当年你年纪轻轻的,什么工作都可以干,为何到这山窝窝里来种黄桃树?”我疑惑不解地发问。“嗨,没办法,是一场说不完理还乱永远打不完的一场经济官司,被逼到这里来收拾这烂摊子的。记得当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刚刚开垦的山地考察时,那时的我还撑着花洋伞、脚蹬高跟鞋的少妇。但环境能改变人,也能造就人。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我,则不过整个果园在我的一手经营管理下,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从2011年起,为了迎合社会需求,我立马改变了果园种植的思路,先后种植了30多亩黄桃、40亩蓝莓、20亩白玉枇杷、5亩冬枣、5亩桃形梨、5亩苏翠一号莉,尤其是栽种的锦绣黄桃、黑炭杨梅、早生黄金桃、黄金梨、圆黄桃,在成熟的采摘季节,会被旅游和客户单位在短时间内采摘收购一空,有的黄桃水果挂在树上还没成熟,就被采摘一空。”周秀文接着说:“果园黄桃销路好,关键还在于生长环境好,这块果园在瓦屋山的南坡不但地势好、阳光好、水质好,关键还是土质好,土质中有大量的石块,这对果树的生长十分有利。我的263亩瓦屋山南山坡,原来是永和村的仕庄村和芝麻洼一部分,这处山地是当年有名的石头山,其土地、阳光、雨露非常适宜果树的生长。
     在聊天中,感觉周秀文眉宇之间常常表现出一种自信心和责任感,似乎在她的心中,对任何事情,都是那么的胸有成竹,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了什么因难,她都坚信经过她的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克服,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她清楚记得2011年,上万斤自己种的水蜜桃,从瓦屋山送到边界市场出售,收购方认为外观不好看,只同意一元一斤收购,秀文的儿子听后,气得把水蜜桃全部倒掉,看着大家蜂拥而上抢夺倒在地上水沟里的水蜜桃,周秀文搂着儿子坚强地说,孩子,我们不急,面包会有的,赚钱的机会总会有的!从这件事过后,她把果园原来长相不行的“歪饽饽”水蜜桃树全部砍掉,重新栽上了锦绣黄桃。锦绣黄桃是周秀文引进的溧阳地区最早的果园品种,该桃自然甜、水口好、外观漂亮、肉色金黄,果形整齐匀称,软中帯硬、甜多酸少,有香气,水分中等,风味诱人,成熟时间一般在八月中旬至九月,是秋季水果市场上的佳品。
    上山之初,周秀文除了种黄桃外,还有六七十亩葡萄,是年的六、七月份,台风要来了,因当初自己不懂,请来了土技术员,土技术员说要把成熟的葡萄全部剪下来,这下好了,把几万斤葡萄全部剪了下来,卖不出去,全部烂掉,当即损失达几十万元。其实,台风来袭,对成熟时期的葡萄并没有大的妨碍,也不可能大面积的被狂风暴雨摧毁。同样,2013年30亩锦绣黄桃由于治虫不到位,全军覆没,损失二十万元。这两次惨痛而巨大损失,让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从此,她开始向内行学习,拿着本本作记录,细心观察果树的生长规律,认真学习果树病虫害的治理,到茶果场向专家请教,到新华书店买来有关果树的栽培书籍认真阅读,空下来还上网络浏览一些果树尤其是黄桃栽培的管理和经验,几年下来,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人,竟然把自己的黄桃果园打理的“窝窝益益”,再也没有发生生产技术方面的重大事故。她不但是果园的真正掌门人,而且成为果园的技术专家,尤其是对自己种植的黄桃。
    从2011年开始,周秀文为了这块绿色的土地,为了瓦屋山下这座生态果园,她不回家了,她开始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每天早上蒙蒙亮就得起床,接着就忙开了,直至忙到天黑。她还养了300多只鹅,300多只鸡、百十只鸭,还养了几十头梅山黑猪。同样在这一年,她在山上建起了冷库和包装车间,建起了六间屋的猪舍。为了保障生态果园的正常运转,她招了六位常年固定工,平时忙时都有五六十位工人在劳作,水果上市突击采摘时,上百号人都不够,因为水果采摘的时间和季节性极强。
    在采访结束之际,这位溧阳市轩浩农业生态园的女主人再三告诉我,我的生态果园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慢慢地发展起来,走到今天的模样,除了我们全园职工的辛勤努力外,离不开地方政府和领导的支持帮助。尤其是永和村委书记董明洪和溧阳市瑞峰建设集团董事长缪文峰,为了解决果园的进出道路问题,两位领导出谋划策,千方百计想办法,缪总是上级安排到永和村委扶贫的,在他们的扶持下,从环境、旅游、安全、采摘及我们果园的前景出发,不但为我们果园修复了道路,而且成为彩虹路,使我们果园融进了瓦屋山美丽的南片区,我要真诚地谢谢当地政府。
[font=&amp]      
[font=&amp]  

热门评论
  • 管见针砭 LV1 举人
    1楼
    也许不是溧阳第一,但也可算第一流了。必须点赞!
    4-15 20:48 · 江苏
    回复
  • caimi LV11 知府
    2楼
    《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傅仪。
    4-15 21:10 · 江苏
    回复
  • 老虎口 LV9 通判
    3楼
    永和的书记应该是董明洪吧
    4-15 21:22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2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9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6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5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5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5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4
  • 分享了图片

    天目舟

    13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3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2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