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4
lvqinfu
来自江苏
溧阳论坛
汉服证件照能否用于结婚证?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自己的汉服证件照在进行婚姻登记时遭到拒绝。唐女士是一名汉服爱好者,此前她发现其他城市出现过汉服登记成功的例子,于是和丈夫拍了汉服证件照,尺寸背景等符合婚姻登记照规范。唐女士称,民政局给出的拒绝理由是该服装像戏服。对此民政局工作人员称,此前无锡没有先例,因此未予同意。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对“戏服”的表述不准确,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可以理解,后续是否会认可汉服证件照形式,还需要研究。你觉得汉服证件照可以用于婚姻登记吗? 汉服证件照为何被拒? 近日,江苏无锡唐女士在网上吐槽,称其使用汉服照登记结婚时被拒,“照片尺寸等要求都合乎规范,其他城市有成功登记的案例。”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回应,“理解大家喜欢个性化,但是没有先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照片中,唐女士和丈夫穿着大红色的吉服,服装上绣有蟠龙祥云图案,据媒体报道,民政局先前的拒绝理由是“比较像艺术照”。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服装的龙腾图案露得比较多,之前没有用过这样的图片,作为登记员,是在比较谨慎的情况下,建议两位在这里(重新拍照)办。”最终,唐女士和丈夫现场重新拍照完成了登记。 汉服证件照被拒并非首例 其实早在19年就有媒体报道,19年11月26日上午,厦门的林先生夫妇来到思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做好婚检、准备好材料,包括4张上周五在某汉服体验馆拍摄的汉服照,想用此照片做结婚证照片。但是,等到陈先生和妻子办理婚姻登记时,他们所拍摄的汉服照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不能使用。 后有记者来到思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咨询上午受理陈先生夫妻俩申请的窗口工作人员。“并不是针对汉服。”该工作人员称,着汉服的照片也可以用作结婚证照片使用,但不可以穿着抹胸等不恰当服饰。 从陈先生的汉服照中,其太太的服饰并非是抹胸服,为何不能使用?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陈先生妻子梳着古代的发髻,发髻结合服饰,让其认为这是一张艺术照,而非证件照。更重要的是,她无法从该照片中辨别这是陈先生夫妻俩的近期照片。 根据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四章第二十八条“受理结婚登记申请的条件”第七条规定,“当事人提交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但具体着装、服饰要求并未提及。 引发广大网友争议 网友看后分成两派,一派支持:结婚还是要正式一点; 01 凡事都有个标准,你不按标准来,事就难办了。今天你这样,明天他那样,民政局工作人员,也难办呀,民政局有他的一套标准。 02 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服饰,毕竟有别于社会服装,就如同穿汉服上班合适吗,登记结婚照还是建议使用标准证件照。政务有制度,行业有行规,传统文化物不该被乱用,汉服之美也需要适当合宜。 03 结婚登记照片的一般要求是服饰颜色不与拍照背景颜色相近,而民政局里的拍照背景是红色;不佩戴容易反光的饰品,容易在镜头下出现光斑;尽量露出脖子,如穿v领服饰,可与衣服形成明显对比凸显精神;只要符合这些要求,一般都是可以直接拍的。 另一派则认为:身份信息能够核实就可以! 01 用汉服照登记结婚被拒绝,出于证件照制度考量原本无错,却凸显了社会传统文化的迷失。 02 管的真宽!人脸清楚就可以。衣服还要认真。汉服,是国服,应该提倡。中国人是汉族的多,穿汉服好。学西方,穿西服。被西方瓜分,欺辱的年代过去了。中国人,有点骨气。 03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汉服作为汉族传统服饰还没有受到官方的认同和重视,如果光靠民间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汉服它到底定位高度如何?什么场合适合穿着?选择什么型制重点发扬?如何成为一套现代中国人民汉族传统服饰体系?我觉得这些问题解决了,其他配套问题才能解决。 古风文化热度日益增高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此事,反应出大家对古风文化的接受程度日益增高,很多人喜欢上了这种独具魅力的服饰,不少人纷纷入手一套作为珍藏,有的爱好者已作为日常服饰每天穿着。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已经举办三场“中国华服日”活动。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服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审美情趣,反映了时下中国年轻人的审美变化。过去年轻人喜欢模仿国外的流行穿搭,而现在年轻人开始关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并以之为美和新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