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千年古镇、举善之地——戴埠

戴埠是溧阳市历史上一直兴旺发达的古镇
其缘由与“埠”字有关
埠,字意为码头
有埠就有码头,有码头就有商街
有商街就形成商埠、集镇
追寻溧阳市历史上带埠字的集镇
如强埠、上沛埠、上兴埠都是如此

据古镇的老人说,戴埠之意是因很久以前,在河洛港上游的松岭村,有一姓戴的在这里修了船埠头经商。但我更同意这里的戴字,不是姓氏,而是作为敬重、敬奉之意。如此之意,戴埠就是“受人敬重、敬奉的商埠”。这一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戴埠早在宋元时称“举善镇”,至今该镇仍然保留着“善庆桥”、“善庆路”、“善庆园”等名称,今天的戴埠中学,其前身就是1946年创办的继善中学。

01

何为举善?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这是较重于精神层面来说的。在古代中国,能让饥者有食,寒者有衣就是最重要的举善。而戴埠镇也许正是应了这个道理。

在溧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条俗语:“金张渚、银罗埠,折了本归戴埠。”

02

为何折了本归戴埠?

这里还得从戴埠重要的地域位置说起。自古以来戴埠就有水运,此水来自戴埠大河。此河直通芜申运河,并通江达海,沟通戴埠与溧阳、无锡、苏州、上海的漕运。戴埠河到了戴埠之后,就在南山脚下驻足,不再向前。于是戴埠就成了南山地区包括安徽广德一带通向水运的船埠头。我们可以想象,大量的山货从古老的山道下来,最后汇聚到此镇,再由码头上大大小小、南来北往的船只销往各地;而各地的南北杂货、五金物品也由此上岸,进出山里千家万户,这样的场面应该是如何的兴盛。

由此得知,“折了本归戴埠”的理由之一是,即使折了本,也许是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但来戴埠后,可以到山里砍柴、扛竹,或是搬运货物、贩运山货,都可以白手起家,得以生存。理由之二是,在这里只要脑筋灵活,就可以在这兴旺的商埠中,左右逢源,凭着以前的经验和人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也是大有希望。这一切也许正好阐释了“举善之镇”的真谛。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所修的《溧阳县志》中,曾有“两渚镇戴埠之集最盛”和“戴埠之集,盛于他镇”的记载。可见早在明代,戴埠的商业就十分繁荣。

 戴埠河是集镇的母亲河,居民依河而居,沿河设铺,久而久之,河的两岸渐成了东街和西街。荣茂升广货店、福昌、益丰、金茂昌等南货店,天生堂药店,戏院、茶馆、糕饼坊等都挤在东、西两则的老街。老街一面多为二层的木楼铺面,栉比相衔,一面临河。老街的路面是由一块块长条石铺成,并承受着从山里下来的独轮车的碾压及扛竹人肩头的青青毛竹梢四季不断地拖划。东、西两街虽有河道相隔,但又分别有平桥、洋桥、跨跨桥,三桥相连。而所谓的跨跨桥就是在河面上有宽宽的桥板浮在水上,两端有铁链相锁。这桥自然也成了镇上孩子们戏嬉玩耍的好地方。

街分东西,河分上下。河的上游被称之为上街头,小有名气的竹行头就是此。这里主要是集聚了从南山下来的山货、毛竹及竹制品为主。山民们通常是一担山货送到此,化作现钱,在双井头的饭店坐下吃个饭,然后再在东西两街转转,带点家什物品回家。

双井头

双井头的不远处以前曾有土地庙和财神庙,现在这些都只是记录在史志上或者活在老人们偶尔的话语中。上街头最能代表古镇古迹的,就是现在还遗世独立的高桥了。一座单拱的石桥,石拱、石座、石背、石栏杆,风风雨雨多少年,高桥仍然挺着高高的石背,看着镇东面的青龙山及西面的凤凰山,看着桥下的涧水终年不息,成了古镇最老的长者和历史见证者。

戴埠是各路山货云集之地,过去就连中方桥一带的毛竹,还通过茶亭河运到这里入市。其实戴埠不仅仅是山货云集之地,也是耕牛买卖的重要之处,著名的牛场就在双井头附近。

这是一块有几亩地大的牛市交易场,每逢三六九就是集市。牛场中间用麻绳牵成井字型,四乡八镇的人来此或买或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今牛市虽然早已消失,但牛场的名气依然为大家熟知,并且还留下了“牛场”之名作为村名被固化。

从上街头到下街头有一里多长。下街头是水运码头,以木材竹料为主,货物的上下,人们的出入都在此处。灵官庙和东王庙也曾坐落此地不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戴埠古镇就在这岁岁年年的日子里平静度过。然而戴埠不仅仅是物产丰富的古镇,更是兵家必争的重镇。

1937年12月2日,日军的铁蹄踏破了这里的平静,入侵古镇后杀人、抢劫,又纵火焚烧东、西两街。古镇前后三次遭受日军侵占躏蹂,52名无辜群众被杀,253人被炸死,1561间房屋被烧毁。这里也是抗战的热土,国共合作时期,这里曾是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冷欣的司令部就设在南山里面的同官村。这里同样也是新四军抗日的游击区,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都在此与日军浴血奋战。抗战期间,在戴埠镇的南部山区竟有新四军、国民党、日军、伪军,还有兵痞组成的土匪,五种武装力量同时相互交织在一起。

太平锣鼓

在这踞三省交界,扼京畿门户的要地,就连太平军也视为重地,东王杨秀清率兵护卫南京,由侍王李世贤率军扎营在古镇约有4年之久,牛场自然成为太平军平日里出操练兵的场所。每当练兵之时,太平军以擂鼓为号。太平军撤走后,这套太平军锣鼓在古镇的百姓手中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如今这套锣鼓已改名为太平锣鼓,并成功申报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

当历史跨越至21世纪的今天,戴埠不仅是古镇,同时也已成为江苏百家、全国千家名镇及江苏省文明镇;不仅是三省交汇处的商埠大镇,同时也是工业经济强镇;不仅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旅游产业发达的新镇。南山成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旺的黄金地,一批五A级度假村如御水温泉、南山竹海等坐落与此,更有南山花园、翠谷山庄等一大批度假胜地热情地接纳着八方游客,并成为江南生态旅游首选之地。

文字:赵善坚

热门评论
  • 卖笋干的小男孩 LV8 知县
    1楼
    听着讲戴埠街上有一家牛肉汤味道灵老哇
    10-29 16:40 · 江苏
    1 回复
  • 溧阳平头哥 LV11 路人
    2楼
    花开的痕迹,依然在流年里暗香浮动,摇曳着最初的温度。流光,早已悄然跨过沧海桑田。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10-29 16:41 · 江苏
    回复
  • 溧阳棒棒哒 LV12 昭仪
    3楼
    戴埠街上的高丽肉出名佬
    10-29 16:51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2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20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8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8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7
  • 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身心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拥有好身体,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6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6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5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4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3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