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老子”与“孔子”的饮酒论

老子与孔子的饮酒哲学
  老子与孔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一个道家一个儒家。老子的自然、阴柔型的哲学与孔子创立的伦理阳刚型的儒家哲学既相互对立,又互补互渗,成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支巨流。

  中国传统文化之酒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受着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影响。老子与孔子思想赋予了酒文化完美而独特的审美品格,可见两大家与酒的关系颇深。

  老子酒文化的奠基人
  《老子》认为:“天乃道,道乃久。”酒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哲学里,恰是催动人的灵感与激情、激发人的意志与力量、唤醒人的精神与潜质的天作之物;饮酒是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追求天人交感、精神会通的哲学境界的文化行为。
  酒也特具“水与火”的阴阳理念与辩证法则。酒,形似“水”,其性柔也,“老子观井,上善若水”,老子借水之柔性谈人性本真与处世之道。“酒水”虽柔却充满刚烈之火,亦柔亦刚。

  老子的酒量极大,饮可百觚,他把饮酒提到文化的高度。把如何饮酒与侍奉国君、孝顺双亲、婚丧嫁娶看成同种重要;对酒具,也不只是简单地将其看成盛酒所用的东西,而是讲究饮酒要有相映的酒具来陪衬,创造出一种文化的意境。
  相传在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克己复礼四处碰壁之时,恰遇老子,老子忙备下酒席,孔子边说边饮,老子连忙向他灌输“清净自正、无为自化”、“无为而不为”的哲学思想和治国方略。但孔子一醉三日方醒,老子告戒他:“饮酒要量力而行,做到不沉、不淫、不湎、不酗,微醺可矣,这样才能得到饮酒真趣”。这深邃的一句话可谓是道出了饮酒者的风范,善饮者的精、气、神。

  孔子饮酒之宗
  孔子整理过的诗歌总集中,与酒有密切关系的就有酿酒、宴饮、礼俗、酒器、品评以及酒的其他知识乃至醉态,都十分精彩。《诗经》的风、雅、颂中散发出幽雅的酒香和酒文化的内涵,短短三百来篇,有酒的就占了三十篇。
  《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也是个豪饮之士。孔子强调礼乐治国,而“百礼之会,非酒不成”,没有酒,礼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无酒,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
     孔子认为,礼具有神秘性、等级性、伦理性和节制性,而饮酒也被纳入到四个方面中进行文化阐释。祭祀中的礼乐,包括酒类、酒器的摆设,各个细节都要求规范,这是孔子以礼论酒的一个特点。 

 孔子提倡“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饮酒关系到以德治国、人民安居乐业,适当时需要喝个痛快,感受人间的欢乐。孔子对喝酒理论是身体力行,“酒无量,不及乱”,一个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达到醉酒的程度。孔子喝酒亦讲究,只喝家里酿的和自备的干净、清爽、味醇之酒。
  读了老子道家与孔子儒家的酒论,令人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煮酒论英雄!也有此理。
       来源:中国江苏网
热门评论
  • elpmis LV12 按察使
    1楼
    你说孔子的儒学是阳刚的?自古朝代更迭,齐鲁孔家都被受封说明了什么?自汉以来,一直跪,被蒙古人侵略,儒家跪元朝皇帝受封,后来满清入关,跪满人受封,其他历朝历代更是如此,老蒋退台湾带走龙虎山张家老大和孔家老大以表正统,然后大陆又另封张家和孔家老大,接着跪,至今台湾和大陆两家还有正统之争。所以你说儒家是阳刚,不如说是没膝盖。
    11-15 22:37 · 江苏
    1 回复
  • 昊昊的爸爸 LV9 婉仪
    2楼
    好!
    11-16 05:45 · 江苏
    回复
  • 二两半 LV13 路人
    3楼
    我只知道孔子说食色性也。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
    11-16 15:38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琴菲得意

    21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9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9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8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7
  • 人生的趣味,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一餐一饭、三五好友、四时风物,那些让我们沉浸其中的爱好,那些让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都是生活的斑斓色彩。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7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6
  • 分享了图片

    a1234567890

    16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5
  • 琴菲得意

    15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