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又到釆菱时

金蟾蜍圩村东有个面积约两公倾的大池塘,每当秋季,那塘就犹如覆盖了一块织满菱棵图案的绸缎,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亮。当满塘开始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洁白菱花时,村里的老人就会站在河堤曾被砍了的一棵大杨树旁,手捋着重新长出的柳枝,凝视着密麻麻的菱棵,又翘首望着远处荒芜的山坡,阴沉着脸一言不发。默默地回到村里缝人就低声说:“野鸡菱又开始结了。”
     这塘有多少年了,村上最年长的老人也讲不出,可谁也忘不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这塘里发生的震惊方圆十里的惨事。
     那是蹉跎岁月的一个晚秋,满塘长满了野菱。饿慌了的村里人没等菱成熟,便千方百计釆裹着苦涩青壳的嫩菱充饥。可塘里没有船只,淤泥又深,大伙只能把长绳一头结块砖头向水里猛掷一下,然后小心翼翼拉到河边鸡寻食般乱摘一番。饥肠辘辘的人们看着够不着的菱只能望塘兴叹。
      夜深人静,秋月如勾。村东低矮的泥墙草房里传出一对夫妻在床上的窃窃私语。
     女的个子只有十五拳头高,绰号叫“芋头婆子”。她瞅着窗户冷月,紧紧抿了抿薄薄的嘴唇,对面色菜青,略已驼背的丈夫,一锤定音道:“起床,釆菱去!”
     丈夫有点木讷,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蠢蠢欲动而又迟疑着:“塘边的菱棵也拖光了,塘中间的又去不了,怎么釆?”
     “我不信活人会被尿憋死,我人小,用长脚盆当船用准行。”芋头婆子拉了一下身躯似门板宽的丈夫,一骨碌爬了起来。
       妻子是大户人家出生,能断文识字,只是落了个地主成分,便下嫁了。丈夫对妻子一惯言听计从,黑暗中眼晴一亮,便披衣翻身下床,头差点撞到横梁上。长脚木盆是妻子陪过来的奢侈嫁妆,曾羡慕死许多邻居女孩。他长臂把盆一举,顶在头上出了门。
      夫妻俩踏着长满杂草挂满露珠的田埂小路,摸索着到了塘边的杨树下。一只不知名的鸟怪叫一声从树枝间扑棱一下惊飞得无影无踪,几张抖落的树叶飘落到隐隐约的倒映着树影的塘里。
     芋头婆子接过差不多有她个高的木盆,端着轻轻放到塘里,她用劲按了按,盆很稳。然后她蹑手蹑脚爬进盆蹲下,稳住后用手划着略有凉意的水,那盆便一晃一晃移动起来。 她划了几下又住了手,压低嗓子吩咐满脸紧张神色的丈夫说道:“你在这看着,我釆满了就回来。哦,万一盆翻了,你千万别下河趟水找我,这泥深着,菱棵乱着呢。”说完她做了个鬼脸。
     丈夫是老实人,讲话不会转弯抹角,他闷声闷气问:“真的翻了那我怎么办呢?”
     芋头婆子嘿嘿一笑:“逗你玩呢,稳着呢。万一的话,你就喊人去。”说完便把脚盆晃晃悠悠划远了。
     暮秋的夜格外宁静,只听见塘里拨水釆菱的“哗哗”声,塘边一支烟在忽明忽暗着。
     塘中间的元宝似的菱又大又多,芋头婆子兴奋得有些气喘吁吁,她忍不住连剥了几个菱塞进嘴里,甜滋滋而嫩脆的菱肉夹着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她两只手麻利地拉着菱棵,摸着釆着,盆里的菱子渐渐堆了起来......
     丈夫已吸完了好几支烟,他站起时双腿已感发麻,在塘堤踱了几步才觉腿又回到自己身上。
      他眼晴一眨不眨地盯着塘里的黑影,忍不住催了一声:“差不多就回家吧!”
    “马上回去了。”芋头婆子回着丈夫,然乐滋滋地望着埋住自己双脚的菱子,想:“这么多菱自家可以饱好几天肚子了。对,也可以送些到娘家。吃完了,还可釆。”
       金蟾蜍圩村的夜,巷上几乎听不到一点脚步声,人们靠长夜美梦短暂地忘却了饥饿,偶而有几声狗吠声也是有气无力地在呜咽着。在这都希翼靠冬眠过日子的年代,保存体力活下去是头等大事。
     忽然,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男人惊呼救声把整个村都唤惊醒了。
      天明,村边搭了阴蓬,死在外边的人尸体不能进家,这是上代传下世的习俗。
      阴蓬里,一对竹木支撑着一块破旧的门板,板上躺着小孩般身躯的芋头婆子,滚圆的肚子把刚换上的衣服撑得几乎扣不上扣子, 紫绛色的嘴唇微微张着似乎在想说什么,双眼半开半合着好似在诉说着不甘。
      丈夫像个撒泼的男孩,在地上嚎啕大哭着打滚着,身上沾满了泥土和青草屑。
      他们的女儿紫玲只有两岁大小,在邻居怀抱里惊恐地睁大着双眼望着父母,蒙圈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金蟾蜍圩村翻菱淹死一个女人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十里八邻。据说淹死鬼会找替身重投人生,这塘里的菱没人再敢去釆了。胆小的人路过塘时会见了鬼似赶紧避开,恐怕芋头婆子的魂会附在自己身上。
      只有芋头婆子的丈夫一有空便蹲在杨树下痴痴发呆,嘴里神神叨叨地念着什么。
       芋头婆子的“五七”刚草草做过,村上便不见了她丈夫的影子。生产队长派几个人村外去寻找,结果把这些人吓晕了。人找到了,在杨树上吊着呢,脸对着塘,绯红的舌头拖着蛮长......
     “唉!想不开,钻牛角梢了!”队长按风俗对吊死鬼狠扇了两记耳光,噙着泪抱着尸体解下了绳。
      原来芋头婆子溺死后搭阴蓬的地方又撑起了蓬,尸体几乎把门板都罩满了。
      百年大杨树被箍上了草绳,第二天被人被锯了,做了口棺椁,入殓了芋头婆子的丈夫。
      村上没后嗣的那家人收养了紫玲,她渐渐长大了,个性却倔强,像只刺猬爱怼人,村里人说“野紫玲果真是野鸡菱”。
     紫玲刚满十八岁,就和村上的喜娃偷偷好上了。傍晚在草堆边约会正亲热时,被捉迷藏的小孩发现了,便成了村上茶余饭后的又一大新闻。
       紫玲可天不怕地不怕,照样天天昂首挺胸在村上溜达着。
     喜娃搂着紫玲问:“你不怕人家嚼舌根?”
     紫玲双手先捂着耳朵:“我没听到呀!”,又“啪啪”地拍拍屁股嚷道:“我当他们放屁呢!”
     喜娃被逗乐了,又担心道:“只怕你阿爹阿妈这把锁难开呢?”
     “亲爹娘还只养我人不养我心呢,何况我真的是野鸡菱(指抱养的小孩)。”紫玲望着村东边眼眶红润了。
      喜娃把紫玲抱得更紧了,安慰道:“说什么家还野呢,我就喜欢吃野鸡菱,又硬又香。何况马上就有我俩自己的家了,你快成家菱了。”
      紫玲没重没轻地捏了喜娃一下,“格格”地笑了起来:“当心野鸡菱戳人哦。”
      紫玲和喜娃跑出去转了个圈,发了喜糖就算结了婚。一个月就生了一个带把的,紫玲拍板道:“儿子就名叫家林吧!”。
       家林刚会走路时,紫玲就经常搀着他到村东的塘边转悠。
      有老人提醒她道:“这菱塘少去为好哦。”
      紫玲白了好事者一眼,怼道:“我爹妈又不是恶鬼,你怕我才不怕呢!”心一酸,想道:我还真想见我亲爹亲娘一面呢。
      荒芜的塘里菱越长越茂盛,紫玲瞅后却经常暗自落泪。
      喜娃不知何故,手足无无措,悄悄试问:“是我待你不够好?”
       紫玲抹了眼角的泪珠,对喜娃说:“你想到哪里去了,都是因为我的爹娘,让这塘成了村里人的阴影,那么多的菱年年白白浪费了,好可惜。这让我内疚呀!我想出钱给村承包这塘,养些鱼,有条小船可釆菱用。”
      憨厚的喜娃点了头,于是和村里订了承包合同。在塘边又砌了两间小屋,栽了树,于是炊烟袅袅,鸡鸭成群,狗吠猫跳,一派生气勃勃。          
     每当菱花盛开,菱子满塘时,夫妻俩便撑着船驶进了菱棵,釆了一筐又一筐野鸡菱。
      紫玲又在村上挨家换户送上一篮子菱,顿时满村飘起了菱香。
     村民翘起大拇指夸道:“这野鸡菱真香!”
     后来家林长大了,大学毕业后对父母一本正经提出要搞农村观光旅游经济。
     紫玲足不出户,不懂这么多大道理,随口说你搞就搞呗。
      家林乐了,他神飞色舞道:“我要把塘里的菱消灭了,栽上荷花,到时满塘荷花才叫一个美!”
      紫玲愣了半天,理了理花白的头发,冒了一句:“我还是喜欢满塘的菱哦。”
热门评论
  • 溧阳人! LV10 知州
    1楼
    沙发!
    9-29 10:18 · 江苏
    回复
  • 路路通txb LV13 巡抚
    2楼
    板凳!
    9-29 10:27 · 江苏
    回复
  • 多余的解释 LV13 巡抚
    3楼
    螃蟹好吃么啦?
    9-29 10:32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1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早上好呀,本小老太太!😜😝😛😋

    李小丫628

    20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9
  • 分享了图片

    天目舟

    17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7
  • 常泰大桥

    吴锦

    16
  • 想要过上自己心仪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意味着不虚度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每一天都有滋有味,生活自然会精彩纷呈。早安!

    不要叫醒我

    16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4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4
  • 一定要多拍照,多发朋友圈,多记录。 因为朋友圈以后的访客,是未来80岁坐在摇椅上的你。很多事情你以为忘不了,其实三天过后就慢慢模糊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慢慢开始淡忘了。每一个普通的今天,都是未来再也回不去的昨天。像素再差也比记忆强。时间留不住的,就让照片留住。哪怕只是一个瞬间。

    袁记云饺

    14
  • 社渚交流

    吴锦

    14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