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老马随笔:《五十多年前的夏日晚餐》

老马随笔:《五十多年前的夏日晚餐》
         记忆中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故乡的农村生活像一幅褪了色的水彩画,虽清贫却透着温暖。那时"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下,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差不离,温饱时有时无,却因着这份"差不多",反倒生出一种难得的平和。邻里之间,一碗馄饨要分着尝,一副猪下水要挨家送,这种朴素的分享,让清苦的日子也有了滋味。
         故乡的巷道总是热闹的。几十户人家门对门户挨户地挤在一条不长的巷子里,早晨喝粥的光景最是有趣——大人们或蹲或站,捧着粗瓷碗,就着家长里短下饭,笑声混着吸溜粥水的声响,在晨光里荡出老远。可要说最叫人怀念的,还得数夏日的晚餐时分。
         当西边的日头渐渐沉下去,巷子里就活泛起来了。家家户户搬出小方桌,摆上竹椅木凳。桌上的吃食简单得很:一盆金黄的南瓜糊汤配着麦麸团子,或是焦香的焙米茶就着面粉摊饼。可就是这么些粗茶淡饭,一家人围坐着竟能吃出珍馐的滋味来。从巷头到巷尾,参差错落的饭桌连成一片,碗筷叮当,说笑不断,活脱脱一场带着烟火气的黄昏交响乐。
         孩子们永远是这场盛宴里最欢快的音符。他们端着碗在巷子里窜来窜去,像一群觅食的雀儿。谁家桌上要是多了一碟咸菜或是半碗腊肉,小脑袋就齐刷刷地凑过去。主人家也总是笑骂着,手里的筷子却诚实地往孩子碗里添一筷子。这些"吃百家饭"长大的娃娃,把夏日的晚餐时光过成了最期待的节日。
         如今想来,那些年黄昏里的晚餐场景,就像晚霞中最温柔的那抹橘红,成了记忆里最动人的乡村剪影。简单,却温暖得让人眼眶发热。
热门评论
  • 李小丫628 LV16 皇贵妃
    1楼
    古老的回忆
    7-13 13:43 · 江苏
    回复
  • ltme LV1 路人
    2楼
    依然记得。无忧无虑的童年。
    7-13 13:47 · 江苏
    回复
  • 平陵一哥 LV1 路人
    3楼

    7-14 09:50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9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5
  • 溧阳小春

    13
  • 上午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2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2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1
  • 分享了图片

    为人

    11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1
  • 很多时候,自律不是逼着自己要怎么做,而是主动选择去这么做。靠内在的信念,给自己提供持续的动力,你就有机会拥抱美好人生。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0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