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lvqinfu
来自江苏
溧阳论坛
记得前一个月前我就说桂花基本在每年的十月十日左右开放,果然如此。今日(10.12)到百草园去,老远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了,走近一看,哦,真的,满树都是桂花,几十棵桂花似乎都在比谁的花更香,闻着香味,突然想到了古人的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就情不自禁的、、、、、、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颇多;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当瑟瑟秋风拂过大地,当金黄落叶翩翩起舞,秋意便在这天地间悄然弥漫。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那缕缕清幽的芬芳,宛如诗意的笔触,轻轻勾勒出秋天的别样韵味。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八首经典咏赞桂花的诗词,领略那独特的秋日风情。《咏桂》 宋.杨万里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诗意翻译】桂花树不是人间的树种,而是从月宫移栽而来的,只要月亮上的广寒宫微微散发出香气,一旦微风吹来所以就会满山遍野飘香。《鹧鸪天》 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创作背景】此词当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创作的。 【诗意翻译】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创作背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为友人杜元颖所作。 【诗意翻译】中秋的月光洒满庭院,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乌鸦静静栖息在树上。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诗意翻译】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寄龙山道士许法棱》.唐 刘长卿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诗意翻译】白龙道坐落在悠悠白云间,独自一人寄宿在此,白天在桂花林下焚香,享受时光,桂花也在静静开放。《谢人寄双桂树子》宋 .欧阳修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诗意翻译】收到朋友赠送的两棵桂花树苗,它们原本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带着山野的趣味和岩石下的翠绿。清晨欣赏着露珠与秋阳映照在枝头,以及树荫下弯曲的药栏,展现了桂花树的清新雅致。期待着这些桂花将来繁花盛开时,邀请朋友一同前来欣赏那芬芳四溢的景象。《咏岩桂》 宋代.朱熹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诗意翻译】生长在岩石下面的桂花树亭亭玉立,每年的晚秋时分都会独自开放,芳香四溢。桂花树枝叶繁茂,层层叠叠,淡化色的小花朵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常常使人遐想联翩,勾起种种美好的联想,竟然吸引来了朵朵白云相伴。有谁能够真正了解王孙们的真实意图,只能凭空吟唱《招隐章》。《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宋.苏轼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焉缴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创作背景】大致是作者苏轼在宋熙宁二年后,为父丧守制期满还朝,在判官告院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期间所写。 【诗意翻译】农历八月中秋前后,天高云淡,霜浓气爽,百花几近凋零,却正是桂花怒放、香气四溢之时。此花不同凡俗,打一开始本就属于玉堂仙所拥有。桂树正直、不同于流俗的秉性能够得到破庙山僧的怜爱,其清净娇美的姿容能得到身着白绢裙女子的鉴赏。但愿朋友经常光顾,采撷桂花,连缀而成佩饰,常挂身上,以不致把我这珠独秀的、与众不同的香花,总是任其在地老天荒的小溪边不闻不问,而受到冷落、而感受孤寂。![]()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