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粢 团(溧阳民间美食之三十九)

                                       粢 团
                    (溧阳民间美食之三十九)
    溧阳传统的这道美食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香芝麻滚粢团”,何为这种说法,因为这道美食,不知何年何月,溧阳人把糯米饭捏成带咸味的“粢团”滚(裹)上了喷香的芝麻,所以,当年的溧阳前辈都称其为“香芝麻滚粢团”。
    粢,汉语拼音为(zi),形声。从米,次声。本义为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而溧阳人偏偏称“粢”(zi))为(chi),俗称“粢(chi)团”。其实,粢饭是江南传统中国名小吃之一,是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早在晚清,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上海早点的四大金刚。在日本料理中也有该道美食。通常以糯米饭为主原料,在其中裹入油条、榨菜、肉松等卷捏而成,气香而有嚼劲。
    我的先辈不提早年历史上从那里来的,但应该是事实上的溧阳人。每年清明节前,他们都会和其他溧阳人一道,唠叨着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粢团”而上坟祭奠先祖,当然除“粢团”外,还要把事先烹制好的先辈喜欢吃的“红丫叉”(晚清民国年代溧阳人最喜欢吃的鲳条鱼)、绿芋头团子、红烧肉等等供奉。个人认为,“香芝麻滚粢团”这是溧阳的特产,其它地方是没有的。为什么当年溧阳人一定要把“白笃笃”的糯米粢团在芝麻里滚成黑色,究其原因,与传统的民俗民风的祭祀有关。
    记得六十余年前,放学回到家书包一扔,我就陪老妈和奶奶做“粢团”了。每到这时,坐落在溧阳城西门碑亭巷的和平粮店就有糯米供应了。我家房屋的隔壁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南孙家大院荷花池畔的花工房,五十年代已经成为我们大院的公用厨房。老妈煮的一大锅糯米饭香飘四溢。这时,我已经开始用锅铲柄在捣腾小瓮坛里的芝麻了,目的就是把炒熟喷香的黑芝麻捣碎,再加进白沙糖拌匀。糯米饭盛在大脸盆中稍冷却,用菜刀把盐碾碎,适量加到糯米饭中拌匀,这时香香的糯米饭甜中偏咸,非常有滋味。然后,奶奶和妈妈用洗干净的手开始揉“粢团”,揉成适中的糯米饭团,再双手一压,变成了糯米饼,再把糯米饼在我捣碎了的黑芝麻中全部滚个遍,一块香香的、甜甜的、咸咸的、美味无比的“粢团”就做好了。
    特别申明,个人的眼神观察有局限,感觉这种黑色的“香芝麻滚粢团”,也只有溧阳有。国人说苏南人的糯米有百种吃法,但溧阳人这种吃法在“百种吃法中没有,其它地方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希望广大“看官”和“食客”给予关注和提供线索,并请美食界同行和史学界人士给溧阳这道家家户户会制作的民间美食“粢团”给予考察和评判,并赐予美文。谢谢!

热门评论
  • 华盛维权 LV1 路人
    1楼
    芝麻粢团,好吃佬!
    4-3 16:58 · 江苏
    回复
  • 东园舍人 LV16 王爷
    2楼
    粢饭团,粢饭糕,都是溧阳人的美食!
    4-3 17:25 · 江苏
    回复
  • 天目深瞳 LV16 皇贵妃
    3楼
    这是溧阳的老小吃了,比裹粽子方便。黑芝麻滚糍团,一哥讲的是粢饭团。想起了大人们当年的口头谚语,就是讽刺精明小气吝啬鬼的人,跌倒抓把泥,糍团滚芝麻,混到一点点也舒服的。
    4-3 17:36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6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20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8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8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7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6
  • 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身心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拥有好身体,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6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5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4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3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