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平陵一哥
来自江苏
溧阳论坛
溧阳名优特产专题帖之四十二 中国青虾第一镇的青虾领头羊 ——记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会长、溧阳市致富带头人官德保 眼下站在我面前的是位个子中等、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的官德保先生。今年虚龄70岁的官德保先生的祖辈也是晚清年间移民潮“一担箩筐下江南”来溧阳定居的豫南移民。也许他继承了豫南移民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在社渚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当历史的长河来到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身在社渚镇渔政部门工作的他,敏锐感觉到,作为溧阳四大古镇之一的社渚,应该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青虾养殖。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宫德保已是江苏冠乾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渔业协会理事会理事;江苏省青虾养殖协会秘书长;常州市青虾养殖协会会长;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会长;溧阳市致富带头人。而更让人值得骄傲的是,这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养殖青虾,当年发起成立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任会长并取得巨大成绩的他,荣誉也来到了他身边:2014年7月社渚青虾荣获“中国地理标志”;2016年11月社渚镇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青虾第一镇”的殊荣......每当此刻,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幸福而激动的泪水。从他一路走来的业绩显示,他业已成为“中国青虾第一镇的青虾领头羊”,更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带头人。 从几亩到六万伍仟亩的变迁 官德保不但聪明,而且十分勤劳,在养殖青虾的创业路上,会计出道的他既懂管理又善于经营和决策,但他始终把自己看成为一个地道的社渚农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先是在池塘养螃蟹,由于效益不理想,他决定改养青虾。官德保养青虾,一开始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思路和胆魄,他首先想到求助中国淡水研究所的专家,从研究所引进了“太湖一号”青虾。官德保说:“1991年,我们社渚养殖青虾仅仅只有几个人,三四亩面积,后来逐渐增加到十几亩,范围很小。当时人们主要搞牛蛙和螃蟹的养殖,但经济效益并不好。我的“太湖一号”青虾在专家指导下,当年就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大家看到了希望,养殖青虾的专业户逐渐多了起来”。 官德保的成功非常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了鼓励大家养殖青虾,提高养殖青虾的技术和能力,他还自费掏钱,组织养殖户多次到苏州吴江金家坝等地学习养虾技术。还请来中国淡水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渔业协会专家前来指导,对社渚镇青虾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考察、规划、设计。随着一大批开拓者的出现,走上青虾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又无私地带动周围一批人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在帮助和指导大家养殖青虾的同时,官德保自己承包饲养了大面积的青虾。2014年10月,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石泰峰等领导一行,亲自到社渚孔村翔鹏圩,视察了官德保养殖的528亩水面的青虾养殖场,给广大青虾养殖户以极大的鼓舞。 社渚青虾养殖的巨大成功,每年都会引来无数中外同行的参观考察。2017年 4月22日,来自12个国家的渔业官员30余人,在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来社渚镇考察参观青虾产业。众多外国渔业高官的点赞,给社渚青虾养殖注入新的动力。社渚青虾还获得了央视的青睐,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短短三个月间,社渚青虾三上央视,可谓出尽了风头。 由于各级政府适时扶持指导,社渚的青虾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如今社渚镇现有养殖水面6.5万余亩,其中青虾养殖面积6万亩,年销售总额超十亿,并已建立2个万亩和9个千亩以上青虾养殖示范基地和1个博士工作站。同时,由于环境优、水质好,社渚青虾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十多个大中城市都有着良好的口碑。每到节假日,大批城里人开车到虾塘边观赏、休闲、品尝,顺便还要大包小包往城里带。 养虾也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看到养虾户越来越多,官德保就想到了虾吃的饲料。作为当年最早的养虾人之一,他想,今后如果大家都来养虾,光饲料这一项就是非常巨大、非常惊人的市场呀!他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水产饲料,并审时度势,从新的起点和高度,围绕青虾饲料为中心,攻关克难。他始终认为,养虾大军到来之前,给养必须到位,也就是说养虾也同样存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情况。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座现代化、规模化的水产饲料工厂在社渚镇诞生。 官德保告诉我们,饲料厂筹建于2014年,2015年正式投产,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现如今,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5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四千多万元。公司专业生产特种水产饲料,主要产品包括青虾饲料、南美对虾饲料、罗氏沼虾饲料、螃蟹饲料、小龙虾饲料等品种。 官德保一手创办的江苏冠乾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长期合作,研究开发出全国第一家青虾“太湖2号”专用配合饲料,并投资800万元增设一条青虾专用饲料生产流水线,年生产青虾专用饲料达到1万吨,满足了全镇及周边地区广大青虾养殖户对青虾专用饲料的需求。 针对青虾生长特性,官德保亲自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对青虾的“幼虾1号破碎料”和“中虾2号料”进行研究,其主要成分为优质鱼粉、鱼油、豆粕、花生粕、面粉、磷酸二氧钙、赖氨酸、磷脂油、微生态、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并对产品成分进行精确分析,确保原料的精选、质量稳定、营养丰富、消化吸收。 考虑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问题,官德保作为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的会长,他给当地的养殖户和协会会员的饲料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优惠,尽可能地为他们节约成本,对许多养殖户都是欠账供货,以最大的诚信和支持力度帮助青虾养殖户,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几乎每年官德保账面都有一千多万元左右的水产饲料货款欠在外面。而作为青虾养殖协会会长的他,此情此举,不但解决了青虾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而且让更多的人来到他的旗下,为“中国青虾第一镇”添砖献瓦,争做贡献。 为虾农解决销路是头等大事 官德保作为“中国青虾第一镇”的青虾领头羊,时时刻刻为千千万万的虾农打算,事事处处关心把他们的切身利益。二十多年来,他把整个社渚的青虾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他从青虾养殖开始,然后搞青虾专用饲料,当两者搞得都比较成功时,青虾的销路、运输等等情况,有时也成为广大虾农们的突显问题。官德保青虾养殖协会的溧阳青虾品牌于2014年9月注册创建,品牌主导产品为青虾。社渚的土壤、水源、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条件独特,非常适宜青虾养殖与生长,且青虾养殖周期短、生长快、风险小,投入相对较少,一年四季均可上市销售。有了科学养殖的助推,短短几年,社渚镇青虾养殖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青虾养殖镇区。6.5万亩的虾塘平均亩产超百公斤,最高亩产超过200公斤,亩产值5000-8000元,最高的超过万元。从事青虾养殖的农户3000多户,全镇拥有水产养殖企业43家,青虾营销经纪人170多名。但是尽管这样,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让许多虾农还是适应不了信息万变的市场。 据笔者了解,眼下社渚青虾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培育,已经发展到近4000户,这些个体青虾养殖户原来每年的销售模式,仍是根据传统的模式,让虾贩子到自己的虾塘现场选购买卖,有的虾塘在半山腰,有的虾塘在七弯八拐的丘陵深处,这让虾贩子有了挑选和压价的余地。有的虾农在虾塘现场出售的青虾,在虾贩子左克右扣下,往往赚不到多少钱。在此情况下,一些青虾养殖户直接把产品送往常州的凌家塘市场、无锡的农贸市场、苏州的水产品市场、以及南京、上海等地的水产品交易市场,这样搞虽然卖到了好价钱,但费时费人工、路途运输,成本也大。因此,青虾的销售也成为当年困扰社渚青虾市场的“瓶颈”问题。 为了搞好搞活广大虾农销路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青虾卖个好价钱,确保销售渠道的畅通,2016年,官德保联合6位青虾养殖协会的骨干会员,投资300余万元,利用社渚镇上一座废弃的厂房,集资开办了一个青虾交易市场,开设了20多个销售摊位,虾农只要把青虾送到青虾交易市场,就完成了成交。就地青虾公平买卖,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虾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虾农的养殖青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在原有青虾交易功能上优化改造提档升级,增设农副产品展示大厅及电子商务交易集中区、水产交易大厅、虾苗水草交易区、冷冻区等相关配套设施区。溧阳青虾批发市场通过不断完善与建设运营,已经远超创建初期的预定目标,现市场高峰期日销量已超5万千克,日交易金额超过600万元,并成功地将商品虾销往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福建、浙江、上海等各终端市场。 官德保这位“中国青虾第一镇”的青虾养殖领军人物,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领导下,作为一会之长的他以青虾为切入点,让不知名的苏南古镇社渚获得了许多荣誉:2017年7月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8年9月“溧阳青虾”被常州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十大农产品知名区域公共品牌、常州市名优农产品,10月溧阳市社渚镇特色产业园区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第二批江苏省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区;2019年11 月获得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2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月获得江苏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 9月获得江苏农业品牌目录;2021年5月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青虾之都”称号。 展望未来,官德保豪情满怀,他对社渚的前景充满了希望。他今年虽然已经70岁的古稀之年,但他一点也不服老,他说杜甫的诗句说得好:“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还要继续努力,紧跟新时代,只争朝夕,做好传帮带,在“中国青虾第一镇”上继续前行。 ![]()
![]()
![]()
![]()
![]()
![]()
![]()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