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购      米     证

购   米   证
    “粮油供应证”我们溧阳人简称购米证。
     日前,我在家中书橱里翻到一本“购米证”,看到这本购米证,思绪回想到了那个年代。我在小时候就看到大人们拿着钱去粮管所(粮店)买米、面、油时还要带上一个本本(购米证),方可买到我们吃的粮食。
      粮管所粮管所,就是粮食管理部门,那个年代,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不但粮、油要凭购米证购买,买肉要肉票,火油、肥皂、糖、棉布、煤球、豆腐……,皆需凭票供应。
      城里和城镇(街上)人称为居民,发有购米证,购米证上每人每月有定量供应,家中不上班的人每月供应24斤米(面),儿童从13斤到20斤不等,根据年龄及时调整。上班的人一般为28至30斤一个月,重体力工种凭单位证明报粮食部门核定,适当增加定量。我的好友胡志明(省劳模)当时在上黄煤矿井下工作,他的粮食每月就有50斤呢。我在县影剧公司工作时,常年在农村巡迴放映,算野外工作(作业),每月也核定为32斤定量。
     粮店都有划定的范围,根据你所住的区域。 我一共在二个粮店买过米、油。一个是住码头街附近的“西门煤球店”楼上,到和平粮店(和平街小学那里)买米。第二个是在“后街粮店”买米,这时候住无线电厂对面影剧公司宿舍搂。
      这个定量也有调整,如果你调到办公室等室内做轻松的工作,那么你的粮食定量就只有28斤一个月了。那时候人们思想好,弄虚作假的人少之又少。
      居民定量28斤米、4两油,但就是这么少,我记得母亲也和大多数主妇们一样,精打细算,结余点粮食换成粮票放好,家中有一黄颜色的搪瓷筒装滿了(约10斤左右)的菜油,藏在床底下,以备不时之需。真正的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丰年不忘荒年。
      耳濡目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结婚后,我妻也勤俭持家,家中也有结余的油和粮票,当时每月每户供应150斤煤球,我们也千方百计地去节省,省下来的煤球票支援我在上黄公社水产大队放电影时结织的朋友——渔民高毛小呢。后来结余下来的300斤粮票就和走街串巷的浙江人换了床单和四件套。再后来,改革开放了,票证取消了。
     七十年代我下放(知青)绸缪公社,购米证就不供应我的粮食了,就要按在生产队的劳动称口粮(稻)了,队里看年成,每年的稻谷收下来,先把公粮、储备粮送到公社粮管(站)所,剩下来的再过磅,由生产队会计核算到人头(还要跟每人所挣工分挂钩)。这样大概每个人能分到几百斤稻子,而百斤稻谷去电灌站轧成大米,出米率就只有七十多斤。如果年成不好,分到的稻少,如果家中劳动力少,半大孩子又多又能吃,那么这户人家到春季就沒米可吃了,需要向队里借“预借粮”吃了,到下半年分稻时把“预借粮”扣还了,分到手的粮不多了,春季又……,如此循环,很困难。
      那个年代,我下放的生产队做一天是0.58元,杨家湾大队有的生产队只有二角多一个工。当时猪肉0.73元一斤。很多农民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农活又繁重,粮食又紧,肚里油水又少,饭量大,根本不能吃饱饭。
     农民进城到城里亲眷家走亲访友或办事,看到城里人用小汤碗吃饭,也只能三一二口吃上二三碗,沒吃饱也不好意思再去添饭了。
     但是,农民是最朴实最热情的。记得七十年代某个春节我去后周篙(音)家,亲戚家拜年作客,中午吃饭时,他们直往我碗里挟菜,而且把整子(酱剥子)肉圆挟破让我吃,当我一碗饭刚要吃完,后面就准准地往我饭碗里扣了一碗米饭,。这扣饭还是技术活呢,要等客人饭吃得将完又沒吃完时,盛滿一碗饭准准地扣在你碗里,一点不撒在外面。待客真热情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吃不饱饭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肚子里油水足,饭量也变小了,我们在感恩党和国家的同时,也感谢伟大的水稻专家袁隆平,感谢勤劳的农民伯伯,他们辛勤工作,全国的粮食年年增长。
      现在我们能吃饱饭了,但是我们决不能浪费粮食,浪费食品,好时想想苦时。而世界上还有上亿人吃不饱饿着肚子呢……
    
城区仅剩唯一的(后街粮店)

购米证、粮票

粮店排队购米、面、油

农村去公社粮站交(卖)公粮

热门评论
  • 0+0=0 LV11 知府
    1楼
    路过
    5-1 13:14 · 江苏
    2 回复
  • 老电影人 LV15 宰相 楼主
    2楼
    谢谢
    5-1 13:14 · 江苏
    2 回复
  • 躬耕溧阳 LV11 路人
    3楼
    文章很真实,像忆苦思甜。图片都是网上下载的?美中不足。
    5-1 13:16 · 江苏
    1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22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6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5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3
  •   人生没有剧本,所有经历都是礼物。勇敢体验人生吧,不必每一步都是标准答案,不必苛求每棵树都能结出硕果。愿你尽兴去闯、大胆去试,带着坚定与乐观,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3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3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3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2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2
  • 早安

    抱着地瓜看星星

    12
  • 分享了图片

    仟仟

    1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