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四)小桥古巷伴京韵,谭派须生王新农(2)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四)
             小桥古巷伴京韵  谭派须生王新农(2)
                                        
    王新农1950年10月29日出生。在5个兄弟姊妹中,他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两个双胞胎妹妹。新农很小的时候,父亲和奶奶就带他到近在咫尺的大众剧场看戏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王润生的票友特多,他(她)们一空下来,就会来到小桥巷王家,交流京艺。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的环境下,小新农竟然能在家中面对这些父亲的票友唱上了梨园名句和名段,这让当年溧阳城名票“三乌龟”激动地对王润生说:你家老三这孩子要放卫星了!
    王新农10岁时,父亲开始教他唱《空城计》里的“西皮慢板”,专业名称教“三报”,他倒也唱的有板有眼,有模有样。谁料这年幼时的喜好,竟成了这码头街小桥巷孩子一生的职业。话说回来,那时的新农身材挺拔,爱好武术,腿功非凡,这为他后来学习京戏文武老生打下了童子功的坚实基础。新农属“老三届”,面对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他被下放,自然他成为公社文艺宣传队的骨干,经常大演当时流行的样板戏,插队落户两年后,小有名气的他顺利考进了溧阳京剧团。
    进入溧阳京剧团后,王新农开始系统学习京剧艺术。他拜上海的武生后来调到溧阳京剧团任导演的李云鹏为师,学练了山膀、云手、圆场、飞脚、旋子、虎跳前扑、等毯子功,大小快枪、三十二刀、棍棒枪、单刀枪等把子功,以及翻、腾、扑、跌等各种技艺。跑了一年龙套后,业务出色的王新农被挑选出来担纲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少剑波、《红灯记》的李玉和、《沙家浜》的程谦明、《杜鹃山》的雷刚、《平原作战》的赵勇刚、《磐石湾》的陆长海、《八一风暴》的方大雷等。1978年后,全国戏曲界普遍恢复了传统戏,王新农又主演了《打渔杀家》的萧恩,《秦香莲》的陈世美。随后,德艺双馨的他成为全团的顶尖业务骨干,荣获了镇江地区汇演的优秀演员奖,还当选了江苏省劳模和优秀共青团员。
    我们还是把历史的镜头退回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的1979年,当年江苏省根据舞台艺术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从全省各地的基层选拔优秀演员人才,以充实省级院团队伍。从基层调研反馈来的信息显示,镇江地区溧阳京剧团的演员王新农的情况非常鼓舞人心。当时省京著名小生杨小卿团长和在溧阳现场的谭慕平院长在电话里一拍即合,立即让王新农进省京。1979年4月,当王新农一到省京,院里就正式确定他为谭小培的亲传弟子王琴生的徒弟,专攻谭派文武老生。业内人士都知道,王琴生在梨园界人称“谭徒梅友”,他原是学医的,因为酷爱京剧,1938年拜在谭小培门下成为谭门入室弟子。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与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坤伶以及武生孙玉堃、茹富兰、高盛麟、李盛斌、杨盛春、徐元珊,花脸金少山、侯喜瑞、王泉奎、袁世海、裘盛戎、马连昆、刘连荣、刘砚亭、金少臣,小生姜妙香、俞振飞,丑行萧长华、马富禄等等艺术大师同台合作演出十余年,尤其与梅兰芳大师合作演出长达12年之久。王琴生对这位温文尔雅、忠厚淳朴、腼腆和气、且恰巧同姓的年轻徒弟慈祥而严厉,教导他多读书、勤练字、艺术上不能油滑,不应存在门户之见。
    也许新农完全继承了父亲的美德,学艺非常专心细致,不放过琴生师父对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段唱腔、每一句教诲。每排演一出戏时,他都要对角色、剧情分析思考。以至吐字发音唇、齿、舌、鼻、喉的准确定位,再以丹田气加强声音的夸张,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新农在多年的艺术学习实践中逐步领悟到,京剧演员必须具备歌唱、舞蹈、武术、表演、杂技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他的师父王琴生就通周易、晓音律、会中医、擅书法,多才多艺,艺术造诣极高,这种多元文化素质对于在舞台上塑造人物极为重要。为了弥补自身传统戏不足的短板,新农跟随师父或投师访友学习了《四郎探母》《失.空.斩》《将相和》《法门寺》《定军山》《捉放曹》《火烧连营》《桑园会》等等四五十出谭派代表作。他还求教院里的赵云鹤、王琴生的专门琴师等前辈兼学余派及杨派的优长。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全院举行演员业务大比武,王新农以师父王琴生亲授的《将相和》夺得头奖而崭露头角。这表明他已经成熟且成长为全院青年头路老生,从而能经常与王琴生、南派武生名家周云亮、麒派名家赵云鹤、梅派弟子陈正薇、杨小卿、王正坤等等名家前辈同台演出了。
    1983年,王新农随院出访澳大利亚巡回演出,他再度演出了《将相和》受到了异国观众的欢迎和喜爱。1990年进京演出,他与梅派亲传弟子沈小梅联袂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宝烛记》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的著名编剧马少波看了他扮演的房玄龄,惊叹:“我发现了江苏还有水平相当高超的谭派老生,好人呐!”当即亲笔题写下:“尊重无边进取勇,前赴后继逐潮来”。1991年第二届中央电视台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他以谭派文武老生戏《战太平》荣获了荧屏奖、江苏赛区的最佳表演奖。载誉归来刚到家,上海京剧院即邀新农赴沪,在繁华的大世界内的大舞台演出个人专场,曾经一度轰动了上海梨园界。两年后,上海京剧院再度邀他出演复排《智取威虎山》里的少剑波。1994年,1995年分别纪念梅兰芳诞辰百年、王琴生从艺70周年两度出演著名的唱功戏《四郎探母》,新农都是作为江苏省的头牌老生及国内谭派传人的佼佼者分别与前辈梅葆玥、张学津、叶少兰、李丽芳、王梦云、梅葆玖、魏海敏同台演出。(待续)

   王新农与师父王琴生合影

溧京五十庆典王新农夫人颜新(右二,原京剧团演员)带着丈夫新农的委托专程前来溧阳参加盛会

相关链接:
溧阳京剧八十年(一)引子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五十周年搞庆典,山庄聚会话沧桑
溧阳京剧八十年 (三)民间剧团燃星火 庆平戏院迎慧生
溧阳京剧八十年 (四)五十年代是亮点 名人荟萃在溧阳
溧阳京剧八十年(五)样板京戏占天下,小京班子登大堂
溧阳京剧八十年(六)克非司令爱京剧,日夜排练《沙家浜》
溧阳京剧八十年(七)京夹锡变京剧团  姚家巷是诞生地
溧阳京剧八十年(八)阎政委呕心沥血  京剧团人才荟萃
溧阳京剧八十年(九)前辈票友京腔浓,后辈学艺勤努力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一则戏讯话春秋 梨园风情留人间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一)乔迁过后换天地  重振旗鼓迎新貌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二)首台京剧样板戏,A角担当沈杏金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三)剧团当初两台戏  巡回演出震江南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四)忙中出错不应该  政委出面息事态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五)重返故地忆往夕  特大趣事笑痛肚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六)下乡宣传是己任,上沛演出遇地震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七)下乡演出遇地痞,奋起反抗凯旋归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八)昔日武功是玉樑  今日欧洲挑大梁
溧阳京剧八十年(十九)古老小巷出才女,旦行青衣唱主角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途中救火如救场 演出救场似救火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一)振兴京剧靠人才 不拘一格降贤能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二) 文武精英纷至来  溧京声誉扬苏南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三)小桥古巷伴京韵,谭派须生王新农(1)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五)小桥古巷伴京韵,谭派须生王新农(3)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六) 小桥古巷伴京韵,谭派须生王新农(4)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七) 小桥古巷伴京韵,谭派须生王新农(5)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八) 花旦武生京剧情 铿锵玫瑰石寿华(1)
溧阳京剧八十年(二十九) 花旦武生京剧情 铿锵玫瑰石寿华(2)
溧阳京剧八十年(三十)旦花武生京剧情,铿锵玫瑰石寿华(3)
溧阳京剧八十年(三十一)旦花武生京剧情,铿锵玫瑰石寿华(4)  
热门评论
  • 万事皆空 LV1 路人
    1楼
    看完本文,第一次知道京剧界还有如此溧阳籍高人!
    4-3 20:02 · 江苏
    1 回复
  • 天目深瞳 LV16 皇贵妃
    2楼
    适逢冬去春来,主人公的京剧生涯很丰富和成功,曾经享誉宁、京、沪,可惜没有影像资料。如今摄影机,手机普及,艺术人材缺乏了。
    4-3 23:47 · 江苏
    回复
  • 小城有情 LV1 举人
    3楼
    看完全文,不容易!
    4-4 07:53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10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5
  • 分享了图片

    溧阳小春

    15
  • 这是什么队?

    溧阳小春

    13
  • 味道好极了😄

    婚车租赁88

    13
  • 分享了图片

    9527不易

    12
  • 分享了图片

    80后么么哒

    12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2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2
  • 产江华

    11
  • 溧阳小春

    1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