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一):是阿炳的二胡让他变成了溧阳人!(上篇)

    假如说当年无锡的阿炳把二胡这件民族乐器拉的《二泉映月》推到了至高无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近一个世纪后,家住溧阳金峰新城的许宝仁老师拉的二胡,让我终于零距离看到并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二胡高手!那天晚上,在他的二胡教学工作室,他拉的二胡独奏曲和二胡教学专门乐曲,让我非常仔细地享受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很晚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说句有点偏执的心里话:“这位宝应籍的溧阳人其二胡演奏水平并不亚于宋飞、 陈军、 陈耀星 、赵寒阳 、闵慧芬、 刘长福、 于红梅等等当代中国二胡名家!
    许宝仁1968年腊月初八出生在江苏宝应郊区的安宜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生了他们弟兄三个,他是老三,家里称他小三子。别看许宝仁家三代农民,生活艰苦,但身为农民的他父母亲却非常喜欢唱地方戏淮剧,田边地头时常见到他父母亲当年唱淮剧的身影。也许从小受父母亲的影响,三、四岁的小宝仁就会“咿咿呀呀”唱几句淮剧,到了五、六岁,他已经会唱整段的淮剧。到了八岁上下学时,村上人往往拦住蹦蹦跳跳的他,一定要他唱一段戏才放他走。
    真正让他第一次看到二胡的时候,是在小学二年级的寒假,他随父母亲到生产大队文娱宣传队玩。乐队是一位姓蒋的老头拉二胡,这二胡拉出来优美的声音让许宝仁迷住了,一来二去,小宝仁非缠着这位年近60岁的蒋老头学二胡。没办法,父亲只得买了一点小礼物拉着小宝仁来到了蒋爷爷住的茅草房。蒋爷爷是替人在河边看石头、黄砂过日子,生活艰苦,看到小孩这么热心想学琴,当即从衣袋里掏出还剩两支烟的“红旗兵”牌香烟,抽出烟,剥开烟的包装纸,拿出半截铅笔画了二胡的两根琴弦,标出了内琴弦12345,外琴弦56712的音阶。回家以后,二哥拿了压岁钱给小宝仁在宝应城里买来了一把八毛钱的二胡。从此以后,许宝仁就开始了学习二胡的生涯。
    也许真的是遗传因子的原因,小宝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但成绩好,淮剧也唱的不错,而且快到小学毕业时,他用二胡已经会拉简单的淮剧小调和一般歌曲。机会终于来了,1980年盐城戏校来宝应招生,他凭自己演唱淮剧的靓丽嗓音被录取。不久,他被戏校专门培养学习二胡。可以说在戏校学习二胡的四年,是许宝仁最为艰苦的四年,不管是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的整个身躯、他的双手几乎每天都是在琴弦上渡过的。说到四年的戏校学琴生涯,至今许宝仁都念念不忘,眼里都闪烁着辛酸的泪花。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许宝仁终于以优异的琴技被宝应淮剧团录用,后又经过不懈努力和苦干,每年以平均三百场左右的演出演奏量,成为剧团的佼佼者,成为剧团的演奏骨干,并赢得了剧团主角、美丽的赵静姑娘的芳心,然喜结连理,成为百年好合。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3年,剧团解体。走投无路的许宝仁一天到晚在家垂头丧气,虽然想了许多办法,设计了许多条生活出路,但最终是“一夜过来还是磨豆腐”的处境。话说许宝仁三婶娘的妹妹嫁在溧阳城南的罗庄,在三婶娘的鼓励下,会干木工活的大哥带着许宝仁第一次来到了溧阳。当然,许宝仁第一次出远门,他没有带美丽的妻子,而是带来一把与他每天影形不离心爱的二胡。
    许宝仁大哥的木工手艺在宝应安宜镇是出了名的,在当地有“许大木工”美称。所以,许木匠一到溧阳,就被溧阳夏桥旁的溧阳共联木器厂高薪聘用。不懂木工的许宝仁只得跟着大哥干苦活。一天晚上,夜深人静,在共联木器厂干得筋疲力尽的许宝仁正在简陋的工棚内休息,忽然,从工棚的远处传来了一阵二胡声,这犹如打了一针兴奋剂,许宝仁一个“鲢鱼打挺”从地铺上坐起来,披着衣服拖着鞋来到二胡的响声处,只见一位老人在昏黄的灯下在悠闲地拉着走了调的小曲......
     随后,他从这位拉二胡的老人的攀谈中,知道了二胡在溧阳也有一定的悠久历史,但拉二胡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老人说:现在溧阳少年宫好像在教学生民族乐器。老人无意中一句话,让许宝仁如获似宝。第二天一大早,许宝仁换了一套从家乡原剧团里带来的一套新衣服,登上了一双擦了又擦的皮鞋,到隔壁剃头店理了把发,拿着他这把心爱的二胡来到了东大街实验小学门口的溧阳少年宫。据许宝仁回忆,这大约是1994年5月中旬的一天。
    这天也许正好是礼拜天,上课的孩子特别多,从各个教室里传出来的手风琴、小提琴、洋琴、笛子声音让许宝仁听得心情格外的振奋。他找到了少年宫的领导,如此这般的一个自我介绍,还从衣袋了掏出了已经褪色且皱巴巴的几张他舞台演出的老照片。经许宝仁这么一说,照片这么一看,领导看了他手中的二胡说:能否现在拉首曲子给我听听。当《赛马》《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曲在当年的溧阳少年宫大院上空响起来时,这位领导已经惊讶的连忙拿掉戴在自己脸上的眼镜,低下头来仔细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待续)

  
        
相关链接: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一)无名小楷之王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酒香不在巷深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溧阳的小阿炳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四)痴迷的油画人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五)中国“闪小说”发起人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六)红色收藏老人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七)草根作家罗泉报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八)烈火诞生周春雷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九)50多年的顶上功夫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迷人的“四爷”烧饼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一)神机妙算一书家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二)从南河沿走出来的画痴
高手在民间 (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三)最后的修钟表之王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四)鱼头大王庄无忌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五)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程新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六):敲鼓达人周志源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七):诗坛奇人狄平康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八):石坛艺人朱汝明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十九):中国指画名家范遵荣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痴迷的烙画人马雪松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一):木雕艺人李安平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二):乒乓高手狄卫忠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三):口书足书溧阳第一人!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四):草根地书人钱更喜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五):用瘦金体抄写《资治通鉴》全国第一人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六):深山老林的根雕人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七):传统木工在他手下延伸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八):溧阳小行楷之王陈士庆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二十九):篆刻王子王建林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锄头,榔头,笔头!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一):是阿炳的二胡让他变成了溧阳人!(下篇)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二):无手奇人张志成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三):郎中之土在于他的神奇(上篇)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三):郎中之土在于他的神奇(下篇)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四):他站在了全国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的领奖台上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五):这位老太太的虎头鞋做得太好了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六):民间翻译收藏家刁老二
高手在民间(溧阳民间高手集锦之三十七):民间杀猪高手陈恩荣
热门评论
  • 梅果果 LV10 修仪
    1楼
    溧阳哪里有教二胡的
    10-13 21:08 · 江苏
    回复
  • 金峰业主 LV11 知府
    2楼
    今年夏天有一次金峰新城亭子里拉二胡的就是他?
    10-13 21:41 · 山东
    回复
  • 东园舍人 LV16 王爷
    3楼
    我和许宝仁老师熟悉已有十个年头了,每次票友们在高静园太白楼举行演唱会,总是由他拉主胡。我是个老戏迷,欢喜听锡剧,越剧和黄梅戏。这个有六七把二胡和笛子,琵琶,扬琴组成的大型民乐队,许宝仁是乐队指挥!他一到场,首先把六七把二胡的音校正好。他毕竟是专业剧团出来的。他说无论几把二胡,音调必须一致,否则影响整场演出。
    10-13 21:42 · 江苏
    2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32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5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3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2
  • 早上好

    奥特曼otm

    12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2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1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1
  • 早上好

    牛皮癣护理中心

    10
  • 分享了小视频

    吴锦

    10
  •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却可以通过把握现在去塑造未来。每迈出一步,就会更接近目标;每进步一点,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明确目标,继续向前,时光会回报每一份努力。早安!

    不要叫醒我

    1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