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溧史|关于“绸缪”地名的传说,您听说过吗?

在清初顺治年间,传说在溧阳境内古渎后周、余桥三乡的交界处,有位好中医余仲明,娶来一位精明贤能的妻子名叫秋菊。据说秋菊娘家上代曾做过专管钱粮的大官,缘此秋菊嫁来余家更加兴旺发达,为乡里人修桥铺路,救济贫民、施诊送药,做了不少善事,处处积善积德。    
秋菊40岁时才生下一子,取名寿茂。这孩子自小生性孝顺,凡父母讲的话百依百从。到19岁时父亲去世。20岁时母亲重病不起。一日,秋菊喊儿到床前说:“寿茂我儿,你快把媳妇娶进门吧!娘活不长了,临终前有三件大事嘱儿千万记住:一、出门须防天时变,雨伞常年不离肩;二、丰年要防灾难年,积谷防荒好赈济;三、盛夏莫忘弹棉絮,半世人生睡床被。春施谷,夏施粥,秋施衣,冬施被,望儿善事做周全,娘死而安然口眼闭。”
秋菊问儿都记住了吗?寿茂点头说都记住了。不久母亲去世,寿茂为娘守孝三年,唯独不从母亲遗训的是推迟娶亲。父母双亡寿茂当然悲痛,因而平素寡言少语,每当出门就连晴天,总是雨伞不离身,到了伏天盛暑,人家歇凉,而他去重金聘来弹棉絮师傅,弹被授资,有钱的公子却偏要做学徒,直学得满身大汗。秋谷登场总是四出收进粮谷、囤仓于家屋,人们背后议论说:“莫非这寿茂公子得疯病了!”
这一年的大伏天,正当杭州翰林朱元阶奉命出任溧阳知县,陪同来的又正巧是溧阳人氏翰林院编修史鹤龄大人(即史贻直祖父),上任第一天,有史大人一同出游余桥、古渎等地。这天正值中午,赤日炎炎,骄阳似火,加之天又干旱,蝉鸣鼓噪,树枝分毫未动,所到之处,无有人能在烈日下干活,都躲在树荫下挥扇歇凉。然而,最使县令感奇的是:唯独余寿茂肩背雨伞,手捧棉絮一条又一条由屋内搬上晒场曝晒,人已是汗流浃背了,可还是干得那样认真。
朱元阶不禁轻声问史大人:“此人莫非神经失常?”
史大人当即摇头说:“非也!”
朱大人转身吟诗问寿茂道:“骄阳如火天晴晴,肩背雨伞不相称。若说今日天有雨,又晒棉絮太矛盾?”
寿茂笑言:“新任县大人,你有所不知啊!”也吟诗为答:“母亲遗训儿铭心,常年雨伞随我身,自古棉絮暖寒骨,盛夏岂忘寒冬临。”
朱县令又问史大人,其母为人如何?
史鹤齡道:“其母在世治家有方,寿茂是位孝子,朱大人欲知此家底细不妨请!”朱知县相谦说:“史大请!”
朱元阶一脚跨进门槛,不觉一愣 ,这么大的厅屋,都囤满了积谷,少说也有几万斤之数,知县问:“一人之家却为何囤谷如此之多?莫非……”
寿茂紧接道:“是为了积谷防荒,母训难违啊!”
朱元阶不觉一阵脸红,歉意道:“唉哟!我误会,误会了,早闻说溧阳乐善好施之辈,济济有人,请问尊姓大名?”
“在下姓余名寿茂”
史鹤龄大人趁此连道三声“好!好!好!妙!妙!妙!此实乃未雨而绸缪也。”
朱县令愣了一下,才如梦初醒地赞颂寿茂:“对!对!对!殷富之家末雨而绸缪!好在行善积德啊!”
从此就有了“绸缪”这地名,朱元阶在任期间也为官清正!乐善好施得到了百姓的赞赏。
热门评论
  • 牵手一生 LV17 皇帝
    1楼
    未雨绸缪
    4-15 02:09 · 江苏
    回复
  • 许仁 LV13 巡抚
    2楼
    楼上对。
    4-15 05:45 · 江苏
    回复
  • 你高兴就好 LV16 王爷
    3楼
    路过
    4-15 05:55 · 江苏
    回复
打开溧阳论坛 APP,查看全部16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溧友圈
  • 分享了图片

    琴菲得意

    21
  • 分享了图片

    吴锦

    19
  • 分享了图片

    那一夜我懂了

    19
  • 分享了图片

    李小丫628

    18
  • 分享了图片

    老兵后传

    17
  • 人生的趣味,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一餐一饭、三五好友、四时风物,那些让我们沉浸其中的爱好,那些让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都是生活的斑斓色彩。新的一天,早安!

    不要叫醒我

    17
  • 早上好

    纷纭少妇

    16
  • 分享了图片

    a1234567890

    16
  • 早上好

    抱着地瓜看星星

    15
  • 琴菲得意

    15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溧阳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